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康有为认为,孔子学说被误解、歪曲、篡改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始误于荀学至拘陋,中乱于刘歆之伪谬,末割于朱子之偏安。”谭嗣同认为,儒家的变质始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认为,孔子学说被误解、歪曲、篡改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始误于荀学至拘陋,中乱于刘歆之伪谬,末割于朱子之偏安。”谭嗣同认为,儒家的变质始于荀子,继荀子之后败坏孔学的先后有叔孙通、刘歆、韩愈、程朱。宋恕则认为,自汉以来,儒家实亡,此后的所谓儒学实际上是“阳儒阴法之学”。
--张锡勤《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稿》
材料二
康有为把十九世纪末中国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变法维新的思想、愿望和要求,挂上孔圣人的招牌,把孔子说成是“与时变化”、创立“选举”等制,想望“民主”之“太平”,用自己的观点阐释儒家经典,使人们相信,“变法维新”,就是遵循孔子的“立法”,孔子也就成为了变法维新的祖师。由于康有为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孔子,奴隶制社会的孔子资产阶级化了。
……
他认识到,与其打倒孔子,反而不如神化孔子,改造孔子,为我所用。“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于是他重搬儒术,利用当时迷信孔子的心理,把孔子乔妆打扮,拼命神化。
--万平《试论康有为变法维新的体制蓝图》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等维新派关于儒家学说的主要观点。据此指出这一时期维新派对孔子和儒家的态度。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是如何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孔子?他这样做的目的和原因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第一小问观点,材料一中有“康有为认为,孔子学说被误解、歪曲和篡改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儒家的变质始于荀子”,说明康有为等维新派认为孔子之后的儒家学者改造了孔子的学说,使原有的儒学变坏了,是以儒家为名,行法家之实.第二小问态度,是指维新派把孔子地位抬高,贬低后来的儒家思想.
(2)第一小问说明,是指维新派要实行维新,就把孔子抬了出来,“康有为把十九世纪末中国资产阶级需要的维新思想、愿望和要求,挂上孔圣人的招牌”,把孔子打扮成一个改革者,把儒家学说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结合起来.第二小问目的,“孔子就成了变法维新的祖师”,说明维新派想要托古改制,在孔子的名义之下进行改革.第三小问原因,材料中有“‘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说明原因主要是借助儒家思想减少变法的阻力,同时又可以在强大的中国社会保守势力面前自保.
故答案为:
(1)观点:抨击孔子之后的儒家学者篡改了孔子的学说;导致后来的儒家学说严重变质和败坏;汉以后的儒家学说用的是儒家之名,行的是法家之实.尊崇孔子,批判后儒.
(2)态度:康有为等把资产阶级的选举、民主等等,都附会到孔子身上;把封建时代的孔子打扮成维新的改革者.
目的:想要托古改制,在孔子的旗号下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理念.
原因: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这样做可以减少变法阻力;由于中国社会保守势力强大,这样做还可以维护自身安全.
看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康...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选出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不拘于时,学于余[]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  2020-04-06 …

入军不被甲兵里的“被”字读那个音?beipi?老子《德经·第50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  2020-05-21 …

数学题:小斌积极参加学校"阅读之星"活动.他正在读一本182页的科普书,第一周读的页数是这本书的7  2020-05-22 …

被誉为“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的历史巨著是[]A.《红楼梦》B.《水浒传》  2020-06-10 …

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魏源的《海国图志》在曰本引起极大反响,数年间刊印的各种版本达22种之多,被誉为  2020-06-1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分)傅雷先生叶兆言一傅雷生性耿直倔强。早在读中学之际,就因为言  2020-06-2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俗与雅对举,通常是指相对应的两种审美形态。中国的戏曲早已被学界视为“  2020-07-12 …

在涉及一些留学生学成之后不回国的原因时,一种观点被广泛关注。“很多中国学生读完博士后不想回来不是因为  2020-11-04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北宋党争,苏轼被贬谪至南疆,羁宦于千里之外,数度  2020-11-04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北宋党争,苏轼被贬谪至南疆,羁宦于千里之外,数度  2020-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