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关于地转偏向力对河流的影响的问题北半球:从北向南流的,地球自西向东转,河流冲击西岸的比较多。从南向北流自然冲击东岸的比较多。南半球:从北向南流的,地球自西向东转,河流

题目详情
关于地转偏向力对河流的影响的问题
北半球:从北向南流的,地球自西向东转,河流冲击西岸的比较多。从南向北流自然冲击东岸的比较多。
南半球:从北向南流的,地球自西向东转,河流冲击 东 岸的比较多。从南向北流自然冲击 西 岸的比较多。
******
对于这个论断我有些不明白的地方
南北半球的左右是一样的吗?东西是一样的吗?
记得学气旋方向的时候老师说过
在北半球说左右的时候是正对着北极说的
那是不是在南半球说左右的时候就要对着南极说啊?
如此说来,是不是北半球的左就是南半球的右啊??
希望回答得详尽写~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左”和“右”或许是数学上面最难给出确切定义的概念。“试想你见到一个外星人,他希望你介绍一下人类的文明,你会发现别的都好解释,但是左和右却没法解释,尽管这是个地球人都知道的概念!”这是当年偶们数学老师说的。
但是直观上,我们还是很容易来说明什么是左,什么是右的。只要你面向一个方向,那么以这个方向为界线,就把世界分成了两半,左手边的为“左”,右手边的为“右”。所以无论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左和右都是相对于你面向的方向而言的。比如说河流的左岸和右岸的定义,是当你顺流而下,且面向下游时,左手边的河岸为左岸,右手边的河岸为右岸。所以可以说,上海在长江的右岸,而杭州在钱塘江的左岸。
现在开始讨论地球上的河流对河岸的冲刷问题。但是在讲这个问题之前,必须先介绍一下这个问题的历史,其实这个问题最早是来源于人类的海战。最初海军的炮手们发现,在北半球的海洋上,每当炮弹打出去的时候,落点总是在瞄准的敌舰的右侧一点,当然这时候面向的方向自然是敌舰。科学家研究这个问题,发现这个现象不是由于准星的制造偏差,而是因为地球自转引起的。在地球的表面,任何运动的物体,都会受到一个力,后来被称为“科里奥立”力,在北半球这个力总是指向运动方向的右方,而在南半球则总是指向运动方向的左方。数学上可以证明,其大小等于两倍的地球自转角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的矢量叉乘积。
于是,北半球的河流,在顺流而下的时候,总是冲刷右岸;而南半球的河流,在顺流而下的时候,总是冲刷河流的左岸。沿着赤道流的河流,则没有这种情况。现在你可以自己想明白了,在北半球,从北向南流的河流,比如澜沧江,大渡河等等,右岸是河流的西岸,冲刷会严重些。
最后说一下气旋,气旋是因为中心气压低,周围的气体往中心流动而产生的。因为北半球气流在向中心流去的同时,受到向右侧的力,从而在高空来看,气旋是逆时针走向的。而南半球,则为顺时针走向。有个著名的澡盆涡问题,就是当洗完澡,拔去澡盆的塞子把水方走时,塞子附近会形成一个漩涡,在北半球,这个漩涡是逆时针的;在南半球则是顺时针的。以前中央台录过一期节目,说的是沿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和落基山脉纵贯美洲大陆,在跨越赤道时,主持人做了一个实验,将一杯水的底部开一个小孔,水开始向下漏,杯内形成一个转动很慢的漩涡,在水面上放一朵小花,就可以发现当杯子被从赤道北面拿向赤道南面的过程中,小花的转动方向改变了!
看了 关于地转偏向力对河流的影响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受地球偏向力影响,黄河自南向北流的河段,东岸受河水冲刷作业较强还包括长江自西向东流的河段,南岸受江  2020-04-07 …

关于地转偏向力对河流的影响的问题北半球:从北向南流的,地球自西向东转,河流冲击西岸的比较多。从南向  2020-05-17 …

有关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北极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逆时针B从南极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逆时针C  2020-06-03 …

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日落的原因A:地球自东向西转B:地球自西向东转C地球自南向北向北自转D自北向南  2020-06-06 …

2岸土质相同的某河流,河水自南向北流,若东岸受河水冲刷严重,则该河流位于a北半球b南半球c无法判断  2020-06-19 …

地转偏向力对河流的影响很明显.在北半球,从南向北流的河流,河水冲刷()岸,从北向南流的河流,河水冲  2020-07-01 …

两岸土质相同的某河流,河水自南向北流,如果东岸受河水冲刷较严重,应河流处于那一个半球()A北半球B  2020-07-25 …

由于地球偏向力的影响,导致河岸侵蚀的是()由于地球偏向力的影响,导致河岸侵蚀的是()A、北半球自南向  2020-12-15 …

由于地球偏向力的影响,导致河岸侵蚀的是()由于地球偏向力的影响,导致河岸侵蚀的是()A、北半球自南向  2020-12-15 …

受地球偏向力影响,黄河自南向北流的河段,东岸受河水冲刷作业较强还包括长江自西向东流的河段,南岸受江水  2021-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