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如表是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几组实验,分析回答:试管实验设计滴加碘液后的现象1号馒头块+2mL唾液,不搅拌,37℃水浴10分钟变蓝2号馒头屑+2mL唾

题目详情
如表是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几组实验,分析回答:
试管 实验设计 滴加碘液后的现象
1号 馒头块+2mL唾液,不搅拌,37℃水浴10分钟 变蓝
2号 馒头屑+2mL唾液,搅拌,37℃水浴10分钟 不变蓝
3号 馒头屑+2mL清水,搅拌,37℃水浴10分钟 变蓝
4号
(1)1号、2号试管对照是为了探究______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2)2号、3号试管对照是为了探究______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3)如果要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作用的影响”,请将你的实验设计预测的实验现象填在表4号试管对应的空白处,你认为应选______号试管作为它的对照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试管 实验设计 滴加碘液后的现象
1号 馒头块+2mL唾液,不搅拌,37℃水浴10分钟 变蓝
2号 馒头屑+2mL唾液,搅拌,37℃水浴10分钟 不变蓝
3号 馒头屑+2mL清水,搅拌,37℃水浴10分钟 变蓝
4号 馒头屑+2mL唾液,搅拌,0℃水浴10分钟 变蓝
由表可知: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①将馒头块与2mL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不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2mL唾液放入2号试管中搅拌,③将馒头碎屑与2mL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搅拌,并将3支试管都同时放入37℃的温水中水浴10分钟.
(1)1号试管和2号试管形成以舌的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1号试管滴加碘液后的现象是馒头部分变蓝,原因是唾液淀粉酶未与淀粉充分混合,未反应的淀粉遇碘变蓝;2号试管滴加碘液后馒头不变蓝,因为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因而遇碘不变蓝.说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有促进作用.
(2)2号试管和3号试管形成以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2号试管滴加碘液后馒头不变蓝,因为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因而遇碘不变蓝;3号试管滴加碘液后馒头变蓝,原因是没有唾液,不分解淀粉,因而淀粉遇碘变蓝.说明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3)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作用的影响”,实验的变量是温度,将馒头碎屑与2mL唾液放入4号试管中搅拌,放入0℃水浴10分钟.4号试管和2号试管形成以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4号试管滴加碘液后馒头变蓝,原因是低温抑制了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在0℃的环境中,淀粉不会被分解,因而淀粉遇碘变蓝.2号试管滴加碘液后馒头不变蓝,因为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因而遇碘不变蓝.说明低温对唾液淀粉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故答案为:(1)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2)唾液;
(3)
4号 馒头屑+2mL唾液,搅拌,0℃水浴10分钟 变蓝
;2号.
看了 如表是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有302箱新产品,1号检验员每小时检验52箱,他检验一小时后,2号检验员与他一起检验新产品,2.5  2020-05-14 …

回忆一下你所做过的以下实验,其中操作过程正确的是()序号实验名称操作过程A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在洁  2020-06-16 …

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合理的是()实验标号实验名称观察到的实验现  2020-06-27 …

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现象描述合理的是()标号实验名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A探  2020-07-01 …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向甲苯中滴入少量浓溴水,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几  2020-07-05 …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13日发现核泄漏并检测出水和空  2020-07-17 …

有302箱新产品,一号检验员每小时检验52箱,他检验一小时后,二号检验员参与检验新产品,又用了2.  2020-07-19 …

人体口腔正常情况下pH值为7.6,据表推测,溶液呈蓝色的是()试管编号实验pH0.1%的淀粉溶液(2  2020-10-31 …

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现象描述合理的是()实验标号实验名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①  2020-11-14 …

(2013•东营模拟)截止4月8日,我国内地除云南外,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地区均检出从日本核事  2021-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