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政治-->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题目详情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新野县王集镇初级中学 聂晓渊
“智育不好出次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它告诉我们,我们的社会不仅需要知识型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同时她也为我们的数学教育明确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课堂是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如何在数学课上,做到知识教学,智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同步到位,就需要在渗透上下功夫,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了解历史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数学教学中适当的利用历史知识,会起到较好的教育作用.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圆周率知识》,九章算术,以及华罗庚推广的优选法,陈景润的陈氏定理还有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等科学家取得的伟大成就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学生学习进取精神.
二、利用数学美感,培养集体主义的观念
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实际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数学美的特征表现在和谐、对称、秩序、统一等.比如在讲授圆时就可以把集体主义渗透到这个知识点中.圆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就像一个和美的大家庭,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由此可以启迪学生,你们就像圆上一个个孤立的点,班集体就像一个圆,集体形象和荣誉与你们的努力分不开的,若个人不遵循集体纪律,就像不在圆上的点一样,游离于集体之外,也得不到集体的温暖.这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集体主义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三、引导数学实践,培养关注社会的习惯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数学与实际的应用联系,强化应用实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而且还可以利用它们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好习惯.
如在讲授三角形知识在各方面的广泛应用时,可以启发学生: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数学知识只有同实际运用相结合,才能体会到它的使用价值.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针对性的布置一些作业,或者建议学生观察了解数学知识在各个方面的应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培养他们关注社会的习惯.
四、教师言传身教,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教师自身的思想言行、气质、性格和道德素养,也无时无刻影响着学生,因此,数学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能科学地组织和优化教学过程,而且要求教师要树立“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思想,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做“无声的老师”;教师应注意举止端庄、语言文明、实事求是,要有博爱之心、无私之情、容人之量去影响、教育和感化学生.
总之,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的课题,在进行这一课题实践时必须灵活使用方法,使德育因素有机结合在学科内容的教学之中.
“智育不好出次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它告诉我们,我们的社会不仅需要知识型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同时她也为我们的数学教育明确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课堂是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如何在数学课上,做到知识教学,智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同步到位,就需要在渗透上下功夫,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了解历史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数学教学中适当的利用历史知识,会起到较好的教育作用.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圆周率知识》,九章算术,以及华罗庚推广的优选法,陈景润的陈氏定理还有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等科学家取得的伟大成就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学生学习进取精神.
二、利用数学美感,培养集体主义的观念
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实际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数学美的特征表现在和谐、对称、秩序、统一等.比如在讲授圆时就可以把集体主义渗透到这个知识点中.圆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就像一个和美的大家庭,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由此可以启迪学生,你们就像圆上一个个孤立的点,班集体就像一个圆,集体形象和荣誉与你们的努力分不开的,若个人不遵循集体纪律,就像不在圆上的点一样,游离于集体之外,也得不到集体的温暖.这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集体主义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三、引导数学实践,培养关注社会的习惯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数学与实际的应用联系,强化应用实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而且还可以利用它们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好习惯.
如在讲授三角形知识在各方面的广泛应用时,可以启发学生: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数学知识只有同实际运用相结合,才能体会到它的使用价值.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针对性的布置一些作业,或者建议学生观察了解数学知识在各个方面的应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培养他们关注社会的习惯.
四、教师言传身教,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教师自身的思想言行、气质、性格和道德素养,也无时无刻影响着学生,因此,数学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能科学地组织和优化教学过程,而且要求教师要树立“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思想,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做“无声的老师”;教师应注意举止端庄、语言文明、实事求是,要有博爱之心、无私之情、容人之量去影响、教育和感化学生.
总之,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的课题,在进行这一课题实践时必须灵活使用方法,使德育因素有机结合在学科内容的教学之中.
看了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文化经典阅读(6分)阅读《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或曰 2020-06-19 …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翻译1 2020-06-2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①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 2020-11-03 …
以直报怨究竟何意好好的一个词,却N种讲法,让人哭笑不得.怪不得中国这么乱.随便节录的三个说法哪种靠谱 2020-11-10 …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或是誰啊``這句話什麼意思`` 2020-11-2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 2020-12-16 …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2020-12-19 …
体现了孔子思想中怎样的重要观点、用四字概括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 2020-12-19 …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什么意思到底什么意思 2021-01-09 …
于丹讲以德报怨是哪一集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2021-01-09 …
相关搜索: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