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文化经典阅读(6分)阅读《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题目详情
文化经典阅读(6分)
阅读《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小题1: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认为,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会总是考虑个人利益的得与失,更不会一心追求个人利益,否则,就会招致来自各方的怨恨和指责。
B.孔子既不主张“以德报怨”,也不主张“以怨报怨”,而主张“以直报怨”,这体现了孔子思想中“中庸”的原则,即在不偏不倚中坚持正直。
C.孔子认为,无论是“贫而无怨”,还是“富而无骄”,都需要修养的功夫。只是,人们对前者的要求更高,因而做起来更不容易。
D.孔子认为,与人相处时,不要一味去埋怨别人对自己不好;要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关键在于多责求自己,少苛求别人。
小题2:请结合以上选段,谈谈我们如何才能使自己“远怨”。(3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C
小题2:孔子认为远离怨尤的方法在于严以律己宽以待人;(1分)恰当的对待德与怨;并且要加强修养,使自己贫而乐道,富而无骄;(1分)另外,做事情应以道义为原则,而不能只追求利益。(1分)



点评:此题是一道半开放题,针对孔子的言谈,来谈如何才能使自己“远怨”。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要参照孔子的论点,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的观点定然不会相同,但是无论哪种见解,都要围绕孔子的观点说出相应的理由。
【参考译文】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又怎样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孔子说:“贫穷而不生怨恨很难,富有而不骄傲容易些。”
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看了 文化经典阅读(6分)阅读《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两个锐角的余角相等这句话对吗?题设是什么?结论呢?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平行线的一组同位角的平行线平  2020-05-14 …

语文关于读书的议论文像读书的好坏,读书的选择之类笼统而又老生常谈的论点不要,要求:论点新颖,范围小  2020-05-16 …

孔子认为水有德行,有孔子认为水有德行,有(),有(),还()……(以下是全部题目).孔子认为水有德  2020-06-05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  2020-06-25 …

一道语文题!论卑而易行的论、卑啥意思?  2020-07-03 …

千里马长有而伯乐不长有?如题千里马长有而伯乐不长有?甲方是千里马自会持平疆场.请结合这句话,从劳动力  2020-12-19 …

英语翻译物权行为理论是近两百年来民法界争论最大的问题之一,而我国民法理论界就是否承认物权行为也一直存  2020-12-21 …

孟子在文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首先提出“,”的论点进行论述,而得出治理孟子在文章《得道者多助失道  2020-12-23 …

蔡元培在1918年撰文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之崇实论与理  2020-12-23 …

蔡元培在1918年撰文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之崇实论与理  2020-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