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各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①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②,战而不死,曲挠③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④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⑤,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⑥于王前。田忌遂走。
(《战国策•卷八•齐一》)
【注释】①闬:hàn. 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 ③曲挠: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④说:shuì,劝说,说服。 ⑤为大事:这里指造反。 ⑥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②田忌遂走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___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②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4)两个文段中的邹忌各是怎样的人?试结合内容加以说明。
【甲】___
【乙】___。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①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②,战而不死,曲挠③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④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⑤,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⑥于王前。田忌遂走。
(《战国策•卷八•齐一》)
【注释】①闬:hàn. 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 ③曲挠: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④说:shuì,劝说,说服。 ⑤为大事:这里指造反。 ⑥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②田忌遂走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___
| A.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你(挑酒的汉子)左右将到村里去卖 |
| B.时时而间进 |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 C.皆以美于徐公 | 亦验其辞于王前 |
| D.乃下令 | 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 |
①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②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4)两个文段中的邹忌各是怎样的人?试结合内容加以说明。
【甲】___
【乙】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常见的文言现象: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是文言文词语考查的重点,也是学生需要重点识记的知识要点.
①句意为: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刺:指责;
②句意为:田忌听到这样的话大惊,于是逃跑避祸.走:跑、逃走、逃跑、出逃.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的把握.A.身边的侍从;反正;B.偶尔;私自;C.比;到;D.于是,就;于是,就.故选:D.
(3)此题主要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文言文句子要抓住翻译的关键得分点,得分点基本上都是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和特殊句式.文言文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主要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同时还要兼顾句子的通顺.“说”劝说.
①句中重点词语有:“下”,颁布.句意为:命令刚刚下达的时候,大臣们都来进谏,朝廷里像集市一样(热闹).
②句中重点词语有:“以为然”认为这样;“说”劝说.句意为:邹忌认为(公孙闬的计策)有道理,就劝说齐王派田忌去攻打魏国.
(4)此题是对人物形象及描写方法的考查,需要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甲文中的邹忌:①对于自己的缺点不忌讳,敢于承认自己不如别人(有自知之明,不被他人言语所蒙蔽).②勤于思考,有思想,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总结规律.③明事理,识大体,对治国之道有清醒认识.④忠君爱国,敢于谏言.⑤善于劝说.
乙文中的邹忌:①心胸狭窄,与田忌不和,便听信他人,搞阴谋诡计.②私心重,挟私报复.③利欲熏心.为个人利益,不择手段.
答案:
(1)①指责 ②逃跑 逃走 (每小题1分)
(2)D
(3)①命令刚刚下达的时候,大臣们都来进谏,朝廷里像集市一样(热闹).(2分,前两个分句1分,后分句1分)
②邹忌认为(公孙闬的计策)有道理,(于是)就劝说齐王派田忌去攻打(讨伐)魏国.(2分,每个分句1分)
(4)
甲文中的邹忌:①对于自己的缺点不忌讳,敢于承认自己不如别人(有自知之明,不被他人言语所蒙蔽).②勤于思考,有思想,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总结规律.③明事理,识大体,对治国之道有清醒认识.④忠君爱国,敢于谏言.⑤善于劝说.
乙文中的邹忌:①心胸狭窄,与田忌不和,便听信他人,搞阴谋诡计.②私心重,挟私报复.③利欲熏心.为个人利益,不择手段.
①句意为: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刺:指责;
②句意为:田忌听到这样的话大惊,于是逃跑避祸.走:跑、逃走、逃跑、出逃.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的把握.A.身边的侍从;反正;B.偶尔;私自;C.比;到;D.于是,就;于是,就.故选:D.
(3)此题主要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文言文句子要抓住翻译的关键得分点,得分点基本上都是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和特殊句式.文言文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主要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同时还要兼顾句子的通顺.“说”劝说.
①句中重点词语有:“下”,颁布.句意为:命令刚刚下达的时候,大臣们都来进谏,朝廷里像集市一样(热闹).
②句中重点词语有:“以为然”认为这样;“说”劝说.句意为:邹忌认为(公孙闬的计策)有道理,就劝说齐王派田忌去攻打魏国.
(4)此题是对人物形象及描写方法的考查,需要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甲文中的邹忌:①对于自己的缺点不忌讳,敢于承认自己不如别人(有自知之明,不被他人言语所蒙蔽).②勤于思考,有思想,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总结规律.③明事理,识大体,对治国之道有清醒认识.④忠君爱国,敢于谏言.⑤善于劝说.
乙文中的邹忌:①心胸狭窄,与田忌不和,便听信他人,搞阴谋诡计.②私心重,挟私报复.③利欲熏心.为个人利益,不择手段.
答案:
(1)①指责 ②逃跑 逃走 (每小题1分)
(2)D
(3)①命令刚刚下达的时候,大臣们都来进谏,朝廷里像集市一样(热闹).(2分,前两个分句1分,后分句1分)
②邹忌认为(公孙闬的计策)有道理,(于是)就劝说齐王派田忌去攻打(讨伐)魏国.(2分,每个分句1分)
(4)
甲文中的邹忌:①对于自己的缺点不忌讳,敢于承认自己不如别人(有自知之明,不被他人言语所蒙蔽).②勤于思考,有思想,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总结规律.③明事理,识大体,对治国之道有清醒认识.④忠君爱国,敢于谏言.⑤善于劝说.
乙文中的邹忌:①心胸狭窄,与田忌不和,便听信他人,搞阴谋诡计.②私心重,挟私报复.③利欲熏心.为个人利益,不择手段.
看了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各题。甲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 2020-06-16 …
马价十倍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②,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 2020-06-16 …
文言文阅读马价十倍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 2020-06-16 …
英语翻译景公使晏子于楚,楚王进橘,置削,晏子不剖而并食之.楚王曰:“当去剖.”晏子对曰:“臣闻之, 2020-07-05 …
英语翻译齐王好相.有称神相者求见曰:“臣鬼谷子之高第,而唐举之受业师也.”王大悦曰:“试视寡人何如 2020-07-0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魏文侯卜相魏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教寡人曰:‘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2020-11-07 …
文言文阅读。马价十倍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 2020-12-02 …
大家帮忙翻译一下这个古文以及它的寓意人有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 2020-12-02 …
读文答题。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日立市②,人莫之知③。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日立于市,人 2020-12-02 …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 2020-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