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阅读理解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1.所选十章,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包括________章;(2)关于思想品德修养,包括________章;(3)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包括________章。 2.第①句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的“朋”是指________。“人不知”的对象是________。“君”译作________。 3.第②先说“忠”、“信”后说“习”,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句说明孔子认为能当别人的老师的条件是什么?你如何理解“温故”和“知新”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你自己的话说说“学习”和“思考”之间的关系。(可参照第④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谈谈第⑤句对你在学习上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谈谈第⑥、⑦句对你的学习、做人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⑧句中“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句式是________(A.疑问句 B.祈使句 C.双重否定句),把它改成肯定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面两个问句是________________(A.一般疑问句 B.反问句 C.设问句),请你把它们改成肯定句式: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一下它们的表达效果哪一个更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⑨句仅仅是写自然现象吗?谈谈你对这一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联系你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第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①②③④⑤ (2)①②⑥⑦⑨ (3)⑧⑩ 2.学习的方法、学习的乐趣、为人态度 志同道合的人 自己 高尚的人 3.“忠”、“信”为“传习”之本,治学之人必须重视品德的修养。 4.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温故”与“知新”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即需要独立思考。 5.“学”和“思”两者不可偏废,“学”是基础,“思”是学习进步的途径。 6.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即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7.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 8.C 士应该弘毅 B “仁以为己任,重;死而后已,远。”反问句的表达效果更强,而且发人深思。 9.不是,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危难之际方能见真英雄。 10.应辩证地看待这个观点,既看到它的积极之处,也应看到消极的一面。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子 2020-05-16 …
如展愁眉出众来前途改变喜多财一条大路如天阔凡有施为尽称怀解曰:一条大路可向前行心中用事正在光如展愁 2020-05-17 …
文言文橘逾淮为枳的几个问题晏子将至楚,楚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 2020-06-23 …
晏子使楚怎么断句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2020-07-03 …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yàn)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 2020-07-06 …
[甲]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 2020-07-06 …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史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 2020-07-15 …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 2020-07-28 …
文言文求答案甲晏子使楚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2020-12-19 …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 2021-0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