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渔家傲•斜月黄裳①已送清歌归去后,东南楼上人声悄。冷落尤临弦上调,欢意少,空将万感收残照。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渔家傲•斜月 黄裳①
已送清歌归去后,东南楼上人声悄。冷落尤临弦上调,欢意少,空将万感收残照。
窗外剑光②初出鞘,斜窥梦断人年少。未到盖棺心未了,尘虑扰,双眸竟入扶桑晓。
【注】①黄裳,字勉仲,北宋词人。延平(今福建南平)人。著有《演山集》六十卷。②剑光:用“双剑化龙”典。《晋书•张华传》载:雷焕任丰城县令时得双剑,剑名“龙泉”“太阿”。雷焕死后,“龙泉”不知流落何方。后雷焕之子佩“太阿”过延平津,剑从鞘中跃进潭内。使人潜水寻剑不得,只见双龙在水中相偎。③扶桑:传说日出于扶桑之下,故谓为日出处。
17.词中体现主人公彻夜未眠的词语是上阕的 和下阕的 。(2分)
18.请结合全词,概括“未到盖棺心未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4分)
17. 残照 晓(每处1分)
18.①塑造了一个虽不得志而又坚忍不屈的形象。②词中主人公白日饯别朋友,傍晚独自登楼,彻夜辗转未眠,竟至迎来曙光 ③曲折地表现出平生不得意,凸现壮心未酬的抑郁,④“未到盖棺心未了”,呈现出隐忍坚毅,奋斗不已的情怀,(每个要点1分)
【解析】
17.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抓住题干中的要求。能体现“主人公彻夜未眠”的词语应是一些表示时间推移的词语。题目是“斜月”可见是深夜,而上片中说“空将万感收残照”,此处“残照”说明是傍晚,从傍晚到深夜,可以时间之久,作者无奈中只能将万千头绪投向夕阳;下片说“双眸竟入扶桑晓”,此处一个“晓”说明天已亮,就这样,作者思索着直到天明。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答题的模式:诗歌中塑造了一位……的形象。……体现了人物……的情感或特点。全词描写一次欢宴后人去楼空,作者的孤独寂寥之情,由傍晚到日出作者因烦忧而整夜未眠。上片写傍晚词人宴饮结束后,看到人去楼空后的失落之感。“已送清歌归去后,东南楼上人声悄。”以“清歌归去”“人声悄”写宴饮后的场景氛围。“冷落”二字写出作者心中所感,也是全词文眼。“欢意少”进一步写出作者的寂寞忧愁心态。“空将万感收残照”,道出作者无奈中只能将万千头绪投向夕阳。下片写作者因忧愁整夜未眠。“窗外剑光初出鞘,斜窥梦断人年少。”写出月光入户之态。是描写斜月的名句,正是这月光仿佛也在窥视年少的难以入眠的作者。“未到盖棺心未了。”写出作者对未来的雄心壮志以及坚定的信念。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一质量为的m物体以初速度v1从斜坡底部向上滑动,当它回到斜面底部时,速度为v2.求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 2020-03-31 …
一个物块从斜面底端冲上足够长的斜面后,返回到斜面底端。已知小物块的初动能为E,它返回斜面底端的速度 2020-05-13 …
高一物理题抛体问题斜面与水平面成37度角,现从斜面上正以10m/s垂直于斜面抛出一个物体,求:1〉 2020-06-02 …
一个小物块从斜面底端冲上足够长的斜面后又返回到斜面底端,已知小物块的初动能为E,它返回到斜面底端的 2020-06-23 …
小学数学题“飞飞和欢欢住在同一栋楼的同一单元里,飞飞家在五楼,欢欢家在三楼飞飞每天回家要走72级台 2020-06-24 …
斜抛和竖直上抛初速度相同==还有斜抛和沿着斜面上滑(不受摩擦)(倾斜角度相同)哪个上升高度大?不会 2020-06-24 …
选择“喜欢回家”和“喜欢离家”中的一个题目写一篇作文材料:爸爸问小女儿:“你喜欢回家还是喜欢离家呢 2020-07-03 …
如图所示,一物块(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0从固定于地面的粗糙斜面底端冲上斜面,到达某一高度后又沿斜 2020-07-21 …
我喜欢紫色不喜欢黄色和绿色,我早餐喜欢吃牛奶和面包,但我不喜欢吃苹果.我午餐喜欢吃米饭,西红柿和蛋, 2020-12-01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人在走路的时候,身体要来回摆动,来回倾斜。过分的倾斜,会摔倒;不倾斜,一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