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诗人借水抒发了什么感情,请举两个例子
题目详情
诗人借水抒发了什么感情,请举两个例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这是些有关水的诗
夜渡湘水 孟浩然
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
问淮水 白居易
自嗟名利客,扰扰在人间.
何事长淮水,东流亦不闲?
渌水曲 李白
渌水明秋日.
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
愁杀荡舟人.
春水 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诗中水
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6.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8.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9.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10.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水的诗
作者:舟英
在黄河之水天上来
大将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
洪流里
却不知一沟绝望的死水
亘古荒诞有自得其乐的鱼游
李白的黄河 苏轼的长江 闻一多的死水
源出戏弄的逻辑
因为是水就不怕水淹!
现代没有重涉女英的洞庭波
瑶姬巫山的雨水云
但还归了汉之广矣 不可方思的水阔
和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的水远
以及水之悠 水之涣
《诗》的生命水!
流淌六朝的风韵
澄江静如练 余霞散成绮
水经唐代的鲜美
桃花流水鳜鱼肥
碧波,凝翠……
千年的岁月流走了湘君夫人的狂歌狂舞
沉埋了屈子夕阳般沉沙的胸膛
只能 楚天的白云黄鹤一江春水向东流!
水的诗
没有跟随西方哲人重返苏格拉底哲学
没有创造荷马英雄史诗前神话
而有涟漪荡荡!
水本无源,无流,无出口;
诗有形,有韵!
即使如一沟死水也是
死水死了即再生的丰沛:
澎湃的流,
浩瀚的出海口!
2夜渡湘水 孟浩然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十五年之前,游湘桂的路上.诗人三十六岁左右曾到湖南去探望他的好友袁太祝.本诗叙述夜渡湘水时的所见、所感,表现出诗人的淡雅、闲适以及对渔村生活的赞赏.“客行贪利涉,夜里渡湘川”.诗人为贪赶路程,急于渡河而错过了宿处,只好在夜里乘船渡湘水了.诗人用白描手法记述了匆匆赶路的情况,(“利涉”,语出《易经》:“利涉大川.”)同时也点明了题目.“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因为是夜渡,对于周围的一切看不清楚,但是,野草的芳香,却带着露水的潮润扑鼻而来,远处不时传来悠扬、清脆的歌声,那是采莲女劳动中的欢声笑语.“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撑船人看到了对岸的光亮,以为是江边渔村,就把船向火光处驶去,等到了近前,才发现原来是渔人夜宿潭边,燃起的烟火.这两句是视觉所见,把渔家生活形象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行侣时相问,涔阳何处边?”一个“时”字,表达出诗人的急切心情.因为诗人急于见到久别的好友,不时地问船夫,涔阳在什么地方?何时才能到达?连夜行舟诗人还嫌慢,可见他当时心情是何等急切.“涔阳”,在今湖南澧县涔阳浦.《九歌·湘君》有“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之句,诗人因联想及此而发问.全诗记叙自然,情感真挚而恬淡,反映渔村生活的宁静、和乐,描述采莲女和渔夫的劳动情景,生动真实.
问淮水 白居易 自嗟名利客,扰扰在人间.何事长淮水,东流亦不闲
“自嗟名利客,扰扰在人间”开篇直抒胸臆,感叹世上人们为了追名逐利,劳劳碌碌.“何事长淮水,东流亦不闲”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以淮水东流不息比喻人们为名利一世奔波,纷扰不止,借景抒情,匠心独具.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人们追逐名利的同情和悲叹,以及作者清白高洁,不随俗流的志向.
还有 曹操的观沧海也是写水的代表作啊
夜渡湘水 孟浩然
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
问淮水 白居易
自嗟名利客,扰扰在人间.
何事长淮水,东流亦不闲?
渌水曲 李白
渌水明秋日.
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
愁杀荡舟人.
春水 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诗中水
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6.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8.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9.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10.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水的诗
作者:舟英
在黄河之水天上来
大将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
洪流里
却不知一沟绝望的死水
亘古荒诞有自得其乐的鱼游
李白的黄河 苏轼的长江 闻一多的死水
源出戏弄的逻辑
因为是水就不怕水淹!
现代没有重涉女英的洞庭波
瑶姬巫山的雨水云
但还归了汉之广矣 不可方思的水阔
和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的水远
以及水之悠 水之涣
《诗》的生命水!
流淌六朝的风韵
澄江静如练 余霞散成绮
水经唐代的鲜美
桃花流水鳜鱼肥
碧波,凝翠……
千年的岁月流走了湘君夫人的狂歌狂舞
沉埋了屈子夕阳般沉沙的胸膛
只能 楚天的白云黄鹤一江春水向东流!
水的诗
没有跟随西方哲人重返苏格拉底哲学
没有创造荷马英雄史诗前神话
而有涟漪荡荡!
水本无源,无流,无出口;
诗有形,有韵!
即使如一沟死水也是
死水死了即再生的丰沛:
澎湃的流,
浩瀚的出海口!
2夜渡湘水 孟浩然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十五年之前,游湘桂的路上.诗人三十六岁左右曾到湖南去探望他的好友袁太祝.本诗叙述夜渡湘水时的所见、所感,表现出诗人的淡雅、闲适以及对渔村生活的赞赏.“客行贪利涉,夜里渡湘川”.诗人为贪赶路程,急于渡河而错过了宿处,只好在夜里乘船渡湘水了.诗人用白描手法记述了匆匆赶路的情况,(“利涉”,语出《易经》:“利涉大川.”)同时也点明了题目.“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因为是夜渡,对于周围的一切看不清楚,但是,野草的芳香,却带着露水的潮润扑鼻而来,远处不时传来悠扬、清脆的歌声,那是采莲女劳动中的欢声笑语.“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撑船人看到了对岸的光亮,以为是江边渔村,就把船向火光处驶去,等到了近前,才发现原来是渔人夜宿潭边,燃起的烟火.这两句是视觉所见,把渔家生活形象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行侣时相问,涔阳何处边?”一个“时”字,表达出诗人的急切心情.因为诗人急于见到久别的好友,不时地问船夫,涔阳在什么地方?何时才能到达?连夜行舟诗人还嫌慢,可见他当时心情是何等急切.“涔阳”,在今湖南澧县涔阳浦.《九歌·湘君》有“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之句,诗人因联想及此而发问.全诗记叙自然,情感真挚而恬淡,反映渔村生活的宁静、和乐,描述采莲女和渔夫的劳动情景,生动真实.
问淮水 白居易 自嗟名利客,扰扰在人间.何事长淮水,东流亦不闲
“自嗟名利客,扰扰在人间”开篇直抒胸臆,感叹世上人们为了追名逐利,劳劳碌碌.“何事长淮水,东流亦不闲”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以淮水东流不息比喻人们为名利一世奔波,纷扰不止,借景抒情,匠心独具.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人们追逐名利的同情和悲叹,以及作者清白高洁,不随俗流的志向.
还有 曹操的观沧海也是写水的代表作啊
看了 诗人借水抒发了什么感情,请举...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花担张晓风①诗诗①,春天的早晨,我看见一个女人沿着通往城市的路走来。 2020-06-22 …
比较[旅夜书怀]与[枫桥夜泊],完成两道题两首诗分别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两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 2020-06-27 …
春兴最后两句用什么方法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春兴》最后两句用什么方法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2020-07-08 …
科技小组做了两次种子科技小组做了两次种子发芽实验,共用去500粒相同的种子,第一次有258粒种子发 2020-07-19 …
六、根据古诗内容填空。1.《江南春》的作者是朝诗人.诗的前两句抓住了、、、、、等几处景物来描写,共 2020-07-28 …
花担张晓风①诗诗①,春天的早晨,我看见一个女人沿着通往城市的路走来。②她以一根扁担,担着两筐子花。诗 2020-11-08 …
几个诗歌赏析题会哪个赏析哪个,一题十分!《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1.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 2020-11-26 …
1.《回乡偶书〉中抒发了诗人的无限感慨和喜悦之情.他感慨的是(),喜悦的是().2.这首诗的体裁是( 2020-11-26 …
我国的名山胜水,一直是哲人,诗人歌咏的对象.阅读例句,仿写两个含有描写名山胜水诗句的句子.例句面对泰 2020-11-30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020-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