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叙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鸢(老鹰)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鸢飞的方向一致.后在纸窗上开一小孔
题目详情
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叙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鸢(老鹰)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鸢飞的方向一致.后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认为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 “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所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
B. 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小孔成像
C. 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D. 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
A. “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所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
B. 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小孔成像
C. 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D. 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
(1)图中“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特点:倒立的实像.中间的“窗隙”,就是“小孔”,正因为小孔成像是倒立的,才有“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的现象.
(2)因此“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所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综上分析,选项ACD正确;
(3)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影子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因为光被挡住了,没有光的区域才变暗,所以选项B错误.
故选B.

(1)图中“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特点:倒立的实像.中间的“窗隙”,就是“小孔”,正因为小孔成像是倒立的,才有“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的现象.
(2)因此“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所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综上分析,选项ACD正确;
(3)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影子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因为光被挡住了,没有光的区域才变暗,所以选项B错误.
故选B.
看了 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叙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鸢(老鹰)在空中飞动, 2020-05-16 …
下列关于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有骨和骨骼肌组成B.脊椎动物全 2020-06-21 …
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叙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鸢(老鹰)在空中飞动, 2020-07-04 …
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叙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鸢(老鹰)在空中飞动, 2020-07-25 …
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活动记录表最后一个了帮帮忙课题名称:探究西周宗法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1.活动形式 2020-11-23 …
下列有关自然界中动物和植物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B.动物能在一定 2020-12-12 …
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下列关于运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陆生动物中只有鸟和昆虫能飞行B.一种动 2020-12-14 …
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 2020-12-14 …
下列关于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骨骼肌组成B.人在屈肘时, 2020-12-21 …
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叙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鸢(老鹰)在空中飞动,地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