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怎样理解元方的行为?

题目详情
《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怎样理解元方的行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面对父亲的友人的无信、无礼,义正辞严地加以反驳的故事.既表现了他的聪敏,更写出了他的懂得为人的道理.
1.陈太丘“期日中,过中不至”,陈太丘的朋友反怒责陈太丘,说明朋友是不讲信用,粗野无礼的人.
2.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
聪敏,机智,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3.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
[第一种意见]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
[第二种意见]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
4.有人认为,陈太丘的朋友也有可取之处,你同意这个看法吗?
同意.面对元方的反驳,有人很惭愧,想与元方握手道歉,这说明他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5.友人为什么能够哑口无言、赔礼道歉?
元方的反驳有理有据.第一,从信用方面看,父亲朋友失约在先,无信;从礼貌方面,父亲的友人当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无礼.因此,友人最后哑口无言,只得赔礼道歉.
五、迁移拓展
1.面对他人的无礼,你该如何处理?
[意见一]抓住对方失礼之处,针锋相对,维护个人名誉不受侵害.
[意见二]针对对方失礼之处,摆事实,讲道理,使对方明白自己的过错,既维护个人名誉,又不伤害对方.自己不能向对方一样失礼.
2.如果父母不在家,家中来了客人,你该如何接待?
在能确定对方身份的前提下,以礼相待;如果不明对方身份,要机智地探询对方情况,提高安全意识.
所以元方入门不顾是有对有错的.
看了 《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惭...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陈太丘与友期行对比阅读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2020-05-13 …

《陈太丘与友期》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2020-05-17 …

陈太丘与友期的感受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2020-05-17 …

陈太丘与友期分层次,三层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2020-05-17 …

《陈太丘与友期》和《郭汲守信》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两文的选材有什么不同?《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  2020-05-23 …

1.陈太丘与友期,从全文看,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2.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为什么  2020-06-11 …

在线求指导:《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  2020-07-14 …

下列语句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君/与家君/期日中b.陈太丘/与友/期行c.诸儿/下列语句停顿有误  2020-07-14 …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其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  2020-07-23 …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  2020-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