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2014•浦东新区二模)同学们运用对比的学习方法探究碱的性质.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观察固体表面向两块固体表面滴加稀盐酸振荡三个塑料瓶①由上图实验一、二可知,氢氧化钠会吸收空

题目详情
(2014•浦东新区二模)同学们运用对比的学习方法探究碱的性质.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
观察固体表面
向两块固体表面滴加稀盐酸
振荡三个塑料瓶
①由上图实验一、二可知,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的______,因此要密封保存.
②实验三中可观察到三个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大小为A>B>C,A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对比A瓶与______(选填“B”或“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 能与NaOH发生反应.
③同学们设计如下两种方案鉴别氢氧化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分别编号为A、B).
方案一方案二分析
     微热(不考虑水分蒸发)
两种方案中均观察到A试管内出现白色浑浊,A中试剂为______;
方案二的设计原理是利用了______.
④同学们看到盛有NaOH的试剂瓶上标注着“NaOH含量不少于96.0%”,开始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中含有什么杂质?
【查阅资料】工业制取NaOH的反应原理是:2NaCl+2H2O
 通电 
.
 
2NaOH+H2↑+Cl2↑,然后蒸发溶剂获得NaOH固体(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往往不能完全转化为产品).
【提出猜想】杂质为碳酸钠和氯化钠.
【实验探究】取样溶于水,并分成两份.
步骤①:向一份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
步骤②: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硝酸;
步骤③:向②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硝酸银溶液.
【实验结论】猜想正确.
请分析:
Ⅰ.步骤①中可观察到液体变______色;
Ⅱ.步骤②所得溶液中的溶质除NaCl外,还有______;
Ⅲ.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Ⅳ.上述实验中步骤______(填写序号)是没有必要进行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①由上图实验一、二可知,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的 H2O、CO2,因此要密封保存.
②实验三中可观察到三个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大小为A>B>C,A瓶内发生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其化学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对比A瓶与 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 能与NaOH发生反应.
③考虑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溶解性:两种方案中均观察到A试管内出现白色浑浊,A中试剂为 氢氧化钙溶液;方案二的设计原理是利用了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两者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不同.
④根据工业制取NaOH的反应原理是:2NaCl+2H2O
 通电 
.
 
2NaOH+H2↑+Cl2↑,然后蒸发溶剂获得NaOH固体;根据猜想:杂质为碳酸钠和氯化钠.则可考虑酚酞试剂的显色;考虑溶质与过量稀硝酸反应的产物;考虑氯离子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则:
Ⅰ.步骤①中可观察到酚酞液体变红色;
Ⅱ.步骤②所得溶液中的溶质除NaCl外,还有 NaNO3、HNO3
Ⅲ.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Cl+AgNO3=AgCl↓+NaNO3
Ⅳ.上述实验中步骤 ①是没有必要进行的.
故答案为:
①H2O、CO2.②CO2+2NaOH=Na2CO3+H2O,C.
方案一方案二分析
氢氧化钙溶液;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两者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不同.
④Ⅰ. 红;Ⅱ. NaNO3、HNO3;Ⅲ. NaCl+AgNO3=AgCl↓+NaNO3;Ⅳ. ①
看了 (2014•浦东新区二模)同...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