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自由和科学爱因斯坦我知道,要对基本价值的判断进行争论,是一件没有希望的事。比如,如果有人赞成把人类从地球上消灭掉作为一个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自由和科学爱因斯坦 |
我知道,要对基本价值的判断进行争论,是一件没有希望的事。比如,如果有人赞成把人类从地球上消灭掉作为一个目标,人们就不能从纯理性的立场来驳倒这种观点。但是如果有某些目标和价值是大家一致同意的,人们就能够合理地来议论达到这些目的的手段。现在,让我们来指出两个目标,凡是读到这篇东西的人大概都会完全同意的。 第一,为维持全部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所必需的资料应当由总劳动量中尽可能少的部分来生产。 第二,满足物质上的需要,固然是美满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但只做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为了得到满足,人还必须有可能根据他们个人的特点和能力来发展他们理智上的和艺术上的才能。 其中第一个目标是要求增进一切有关自然规律和社会过程规律的知识,也就是要促进一切科学工作。因为科学工作是一个自然的整体,它的各个部分彼此相互支持着,虽然支持的方式还没有人能预料到。但是科学进步的先决条件是具有不受限制地交换一切结果和意见的可能性——在一切脑力劳动领域里的言论自由和教学自由。我所理解的自由是这样的一种社会条件:一个人不会因为他发表了关于知识的一般和特殊问题的意见和主张而遭受到危险或者严重的损害。这种交换的自由是发展和推广科学知识所不可缺少的,这件事有很大的实际意义。首先它必须由法律来保障。但单单靠法律还不能保证发表的自由,为了使每个人都能表白他的观点而没有不利的后果,在全体人民中必须有一种宽容的精神。这种外在的自由的理想是永远不能完全达到的,但如果要使科学思想、哲学和一般的创造性思想得到尽可能快的进步,那就必须始终不懈地去争取这种自由。 如果要保证第二个目标,也就是要使一切人的精神发展成为可能,那么就必须有第二种外在的自由。人不应当为了获得生活必需品而工作到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从事个人活动的程度。而没有这第二种外在的自由,发表的自由对他就毫无用处。如果合理的分工问题得到解决,技术的进步就会提供这种自由的可能性。 科学的发展以及一般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发展还需要另一种自由,这可以称为内心的自由。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这种内心的自由是大自然难得赋予的一种礼物,也是值得个人追求的一个目标。但社会也能做很多事来促使它实现,至少不该去干涉它的发展。比如学校可以通过权威的影响和强加给青年过重的精神负担来干涉内心自由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由鼓励独立思考来支持这种自由。只有不断地、自觉地争取外在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精神上的发展和完善才有可能,由此,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才有可能得到改进。(选自《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赵中立、许良英编译) 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促进一切科学工作是达到爱因斯坦所指出的第一个目标的要求。 B.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理智和艺术的能力就能够得到发展。 C.第一种“外在的自由”对于科学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法律的保障和全体人员的宽容精神对于第一种“外在的自由”具有重要意义。 E.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第一种“外在的自由”的理想就完全能够达到。 2.下列对第二种“外在的自由”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工作之余还有可能从事个人的活动,属于第二种“外在的自由”。 B.第二种“外在的自由”是实现爱因斯坦所指出的第二个目标的基本前提。 C.第二种“外在的自由”与第一种“外在的自由”相辅相成,都有助于科学的发展。 D.第二种“外在的自由”是实现合理分工和技术进步的先决条件。 3.根据文意,可能影响“内心的自由”的主客观因素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意,怎样才能使“创造性思想”尽可能得到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E 2、D 3、①主观因素:个人在思想上是否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是否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②客观因素:社会(包括学校)是干涉“内心的自由”的发展还是鼓励支持“内心的自由”。 4、(1)具备交换自由的社会条件。包括法律的保障和全体人民的宽容精神。(2)人在获得生活必需品的前提下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个人活动。(3)要不断地自觉地争取外在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 (意思对即可) |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按照战略成本管理观点,如果成本管理不与企业的战略相结合,则无论是成本标准的制定,还是成本降低 2020-11-23 …
33人,76本书,每人最多购买3本,最少购买1本,购买1本按原价,购买2本降价10%,购买3本降20 2020-12-07 …
微观经济学几道判断题1.微观经济学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是 2020-12-09 …
求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0.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A.降低劳动力价值B.追逐 2020-12-23 …
单选:马克思严密论证了劳动价值论,并创立了,使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A、剩余价值学说B、价值规律C、唯 2020-12-23 …
单选:马克思严密论证了劳动价值论,并创立了,使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A、剩余价值学说B、价值规律C、唯 2020-12-23 …
单选:马克思严密论证了劳动价值论,并创立了,使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A、剩余价值学说B、价值规律C、唯 2020-12-2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文化的定义有多种,一般来说,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与精神。中 2020-12-23 …
根据政治经济学,简要论述价值规律与等价交换的矛盾及其解决1.简要论述价值规律与等价交换的矛盾及其解决 2020-12-23 …
论人之本性作文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