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一)《短文两篇》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题目详情
(一)《短文两篇》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无案牍之劳___  ②清涟而不妖___  ③陶后有闻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甲文紧扣“德馨”这个中心词,从室外景、往来人和室中事三个角度突出了“陋室不陋”。
B.两文都提及了古代名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委婉地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志趣。
C.乙文从不同方面描绘了莲的美好形象,其实目的在于以莲自喻,突出自己的“君子”风范。
D.乙文中写菊花和牡丹目的在于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衬托莲的美好形象。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没有官府的公文让我的身体劳累.形,身体.在清水当中洗涤过讽刺却不妖媚.濯,洗涤.陶渊明以后就很...
看了 (一)《短文两篇》甲山不在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研究人员把噬菌体和细菌按l:10混合,然后除去游离的噬菌体,在培养过程中定期取样,稀释涂布在连片生  2020-05-14 …

立国于世纪文明竞进之秋,尤不可以无法,所以障人权,亦所以过邪僻,……下面孙中山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020-06-18 …

下面这句话中的“无可无不可”在句中是什么意思?……他是看惯这光景的了,大约只是一个无可无不可,这无  2020-07-04 …

谜中谜,请不要再绕了,把谜底答出来吧!甲:唐虞有,尧舜无;商周有,汤武无;古文有,今文无乙:跳者有  2020-07-0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廉耻清顾炎武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  2020-07-07 …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满江红段克己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  2020-07-13 …

以为题的作文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文: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的否定过自己,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  2020-11-22 …

“人之文明,无文象不生,无文脉不传。无文象无体,无文脉无魂。”这句话表明A.精神产品和物质载体相互依  2020-11-26 …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2020-12-0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