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则字在文言文中用法及意义并写出例句.
题目详情
则字在文言文中用法及意义并写出例句.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虚词与本义无关,而是“曾”“即”“才”等的假借字.“则”可用作连词、副词和语气词.
主要用法
连词
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与句,表示顺承或转折关系.
1.表因果关系
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
例:⑴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⑵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2.表示顺承关系
⑴所连接的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说明或解释.可译为“有“就是”“就是因为”等,或随上下文义灵活译出.
例:楚得枳而国亡,齐得宋而国亡,齐、楚不得以有枳、宋而事秦者,何也?则有功者,秦之深仇也(《史记·苏秦列传》) .
按:“则有功”句:就是因为凡是有功绩的国家,都是秦国刻骨的仇敌.
⑵所连接的前一部分表原因,后一部分表结果,或在事理上有相承关系.可译为“就”“便”等,或随上下文义灵活译出.
例: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险以远 ,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⑶表示所连接的两项在时间上前后相承.可译为“就”“便”“才”等.
例: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3.表示转折关系
⑴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反而”“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
例:A.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B.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郑风·东门之墠》)
按:B.他家虽在我近旁,人儿却象在远方.
⑵用在由相同的两个词(或词组)构成的复合谓语中,表示让步.可译为“是”“倒是”等.
例:治则治矣,非书意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
按:(燕国)治倒是治理好了,但这并不是信的原意啊.
4.表示假设关系
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例: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⑵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按:⑴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辅助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犯的祸害,国家常会因此灭亡.
5.表示并列关系
例:则桃李冬实.
则桃李夏荣.(沈括《梦溪笔谈》)
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示对动作行为的强调
可按上下文义灵活译出.
例:⑴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
⑵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哀公》)
表示仅限于某种范围.可译为“仅”“只”“才”等.
例: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列子·汤问》).
语气词
用在句末,常与疑问代词“何”一起构成“何则”,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呢”.
例:宋人闻之,俨然感悦,而晋国日昌.何则?以其诸逆存顺(《韩诗外传·卷一·第二十二章》).
名词
(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
同本义
则,等画物也.——《说文》
则,法也;则,常也.——《尔雅》
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管子·七法》
均守平则.——《周礼·大司马》
法则以驭其官.——《周礼·太宰》
掌则以逆都鄙之治.——《周礼·太史》.注:“亦法也.”
有物有则.——《诗·大雅·庶民》
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管子·形势》
又如:则天(以天为法,治理天下);则度(法度);则效(则象.效法)
等级(由则的划分等级引申而来)
《坤》作坠势,高下九则.——《汉书·叙传下》.颜师古注引刘德曰:“九州土田上中下九等也.”
古指三百平方里以下的采邑.王莽时以土方五十里为一则,为子男封邑
标准权衡器
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史记》
榜样.如:以身作则
动词
划分等级
咸则三壤,成赋中邦.——《书·禹贡》
仿效,效法.如:则先烈之言行
做,作
众人听了,吓得不敢则声.——《红楼梦》
例句:阅读《红楼梦》 欲速则不达,应该潜移默化,加深理解才能真正明白 个中道理.
主要用法
连词
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与句,表示顺承或转折关系.
1.表因果关系
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
例:⑴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⑵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2.表示顺承关系
⑴所连接的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说明或解释.可译为“有“就是”“就是因为”等,或随上下文义灵活译出.
例:楚得枳而国亡,齐得宋而国亡,齐、楚不得以有枳、宋而事秦者,何也?则有功者,秦之深仇也(《史记·苏秦列传》) .
按:“则有功”句:就是因为凡是有功绩的国家,都是秦国刻骨的仇敌.
⑵所连接的前一部分表原因,后一部分表结果,或在事理上有相承关系.可译为“就”“便”等,或随上下文义灵活译出.
例: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险以远 ,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⑶表示所连接的两项在时间上前后相承.可译为“就”“便”“才”等.
例: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3.表示转折关系
⑴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反而”“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
例:A.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B.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郑风·东门之墠》)
按:B.他家虽在我近旁,人儿却象在远方.
⑵用在由相同的两个词(或词组)构成的复合谓语中,表示让步.可译为“是”“倒是”等.
例:治则治矣,非书意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
按:(燕国)治倒是治理好了,但这并不是信的原意啊.
4.表示假设关系
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例: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⑵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按:⑴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辅助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犯的祸害,国家常会因此灭亡.
5.表示并列关系
例:则桃李冬实.
则桃李夏荣.(沈括《梦溪笔谈》)
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示对动作行为的强调
可按上下文义灵活译出.
例:⑴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
⑵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哀公》)
表示仅限于某种范围.可译为“仅”“只”“才”等.
例: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列子·汤问》).
语气词
用在句末,常与疑问代词“何”一起构成“何则”,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呢”.
例:宋人闻之,俨然感悦,而晋国日昌.何则?以其诸逆存顺(《韩诗外传·卷一·第二十二章》).
名词
(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
同本义
则,等画物也.——《说文》
则,法也;则,常也.——《尔雅》
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管子·七法》
均守平则.——《周礼·大司马》
法则以驭其官.——《周礼·太宰》
掌则以逆都鄙之治.——《周礼·太史》.注:“亦法也.”
有物有则.——《诗·大雅·庶民》
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管子·形势》
又如:则天(以天为法,治理天下);则度(法度);则效(则象.效法)
等级(由则的划分等级引申而来)
《坤》作坠势,高下九则.——《汉书·叙传下》.颜师古注引刘德曰:“九州土田上中下九等也.”
古指三百平方里以下的采邑.王莽时以土方五十里为一则,为子男封邑
标准权衡器
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史记》
榜样.如:以身作则
动词
划分等级
咸则三壤,成赋中邦.——《书·禹贡》
仿效,效法.如:则先烈之言行
做,作
众人听了,吓得不敢则声.——《红楼梦》
例句:阅读《红楼梦》 欲速则不达,应该潜移默化,加深理解才能真正明白 个中道理.
看了则字在文言文中用法及意义并写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Thereare30daysinApril.同意句30days.在横线上补充词语! 2020-05-17 …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在当今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你 2020-06-16 …
这句古文是谁说的?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还有这句古文翻译成白话文是什 2020-06-23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精粹的语言是简洁的;就是铺陈、排比的语句,在意思上也不能无意义的重 2020-07-13 …
英语语用学例句谦虚准则赞扬准则同意准则同情准则慷慨准则每个准则找一个例句 2020-11-02 …
1.难道地下通道口没有写规则吗?(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2.鱼鳃不停地上下扇动.(改1.难道地下 2020-11-04 …
关于英语口语的一点小问题1.汉语所能表达的意思,英语也全能表达吗?比如:“我们去吃饭”与“我们去吃饭 2020-11-04 …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如果说,意象重在诗词中字、词、句形成的艺术世界,意境则包括字、词、句乃至整个作品所 2020-11-15 …
下面是某报的一则消息,其中有两句存在语病。请填出该句的序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或提出修改意见 2020-12-09 …
下面是某报的一则消息,其中的划线处有三句存在语病。请填出该句的序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或提出 2020-12-09 …
相关搜索:则字在文言文中用法及意义并写出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