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简述王守仁的良知说

题目详情
简述王守仁的良知说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王守仁的致良知说,与陆九渊的“心即理”是一脉相承的.他俩都主张以直捷简便的途径,亦即顿悟的方法作道德修养,不同于朱熹主张循序渐进、拘泥儒家章句之学.很显然,新儒学中的程、朱一派,是放眼于士大夫阶层,以其为施教对象的,同庶民大众相隔离.而陆子的心学,因当时商人势力虽已抬头(这是陆子心学出现的--个原因),但尚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得不到推广.唯到王守仁创立致良知说之后,新儒学才真正深入民间.他指出的格物致良知说,是个个都可以做到的,并非只是读书人的专利.在他看来,商人、田夫、市民、村夫都具有“良知”.致良知,是使心本有之良知得以“不为私欲遮隔,充拓得尽”.这样,人就可以为贤为圣.圣贤功夫从庙堂、书斋走向市井、村落.这就是他所谓的“满街是圣人”的含义.他指出:“虽终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又说:“四民异业而同道”.由他提出的这些儒学的经济伦理是前所未有的.显然是当时四民职业观松动的一个注解,也是他企图打破传统的“荣宦游而耻工贾”的价值观之举.
看了简述王守仁的良知说...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刘)仁赡字守惠,彭城人也。仁赡为将,轻财重士,法令严肃。事南唐。李璟使掌亲军,以为武昌军节度使。  2020-06-13 …

(刘)仁赡字守惠,彭城人也。仁赡为将,轻财重士,法令严肃。事南唐。李璟使掌亲军,以为武昌军节度使。  2020-06-16 …

诸葛亮论苏轼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之以诈力,守之以诈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  2020-07-03 …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的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以诈  2020-07-0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诸葛亮论苏轼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之以诈力,守之以诈力  2020-07-03 …

(刘)仁赡字守惠,彭城人也。仁赡为将,轻财重士,法令严肃。事南唐。李璟使掌亲军,以为武昌军节度使。  2020-07-07 …

选做题(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明代大儒王阳名,名“守仁”,字“伯安”,号“阳名”。据  2020-11-08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坚守是一种品格,一种气节。仁者说,非坚守无以致志,坚守是心灵抵  2020-11-25 …

诸葛亮论苏轼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之以诈力,守之以诈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  2020-11-27 …

翻译下面文言文子曰:“知及之⑴,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2020-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