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夜雪唐·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注这首诗是诗人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为江州司马时写的。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注】这首诗是诗人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为江州司马时写的。
小题1:这首小诗描写了怎样的夜景?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2:本诗三句不着“雪”字,却处处在写雪,试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或从哪些角度)来写雪的。(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这首小诗通过“衾枕冷”、“窗户明”、“雪重”,“折竹声”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清冷孤寂的雪夜图,暗示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偏僻和孤寂惆怅的心情。
小题2:这是一首咏雪诗,诗人描写的是“夜雪”,全用侧面描写(或烘托或衬托)的手法。  首句从感觉写起,通过“衾枕冷”,暗示雪之寒。次句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窗户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雪深,是积雪的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三四句是从听觉的角度着笔,深夜传来了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的有增无减。“折竹声”于深夜时闻,衬托了冬夜的寂静和雪之重,诗人从“已讶”到“复见”再到“时闻”暗示出诗人一夜无眠。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的孤寂心情。


小题1:

点评: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主要有描写、抒情两类;运用表现手法的技巧,如比兴、象征、对比、衬托、托物言志等;谋篇布局的技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不在于辨识作品运用了哪些技巧,而在于分析、评述作者运用这些表达技巧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看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客车和货车同时从A点出发,4小时后在C点相遇,已知BC相距18千米,货车客车的速度比是6:7,相遇时  2020-03-30 …

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40千米.当两车在徒中相遇时,甲车行的路程  2020-05-16 …

七年级学生小明是一个喜欢思考问题而又乐于助人的好学生,一天邻居家读小学的小李,请他帮忙检查作业:7  2020-06-10 …

工程测量在对S3型微倾式水准仪进行i角检校时,先将水准仪安置在A和B两立尺点中间,使气泡严格居中,  2020-06-16 …

两艘汽艇同时从A,B两港相向而行,相遇时甲乙两艇所行路程之比是5:7.相遇后,甲艇继续以原来每小时  2020-06-20 …

客、货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客、货两车所行的路程比是8:7相遇后货车每小时比相遇前多  2020-06-27 …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7题。楚人隐形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  2020-06-28 …

高中英语阅读遇到很多生词,怎么解决呢,如果真的猜不出来呢,生词太多,阅读题会随之看不懂阿,导致失..  2020-11-2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5年3月19日,在桂林市叠彩山景区内发生一起落石事故,造成7人遇难,19人  2020-12-14 …

图是我国不同地区的两种民居,读图完成16、17题.关于两地居民饮食习惯、风土人情的说法,正确的是()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