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题后问题。孔明大惊曰:“孟达作事不密,死固当然。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便问:“谁敢引兵去守街亭?”言未毕,参军马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题后问题。
孔明大惊曰:“孟达作事不密,死固当然。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便问:“谁敢引兵去守街亭?”言未毕,参军马谡曰:“某愿往。”孔明曰;“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汝虽深通谋略,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谡曰:“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孔明曰:“司马懿非等闲之辈,更有先锋张郃,乃魏之名将,恐汝不能敌之。”谡曰:“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叡亲来,有何惧哉!若有差失,乞斩全家。”孔明曰“军中无戏吾。”谡曰:“愿立军令状。”孔明从之。谡遂写了军令状呈上。孔明曰:“吾与汝二万五千精兵,再拔一员上将,相助你去。”即唤王平吩咐曰:“吾素知汝平生谨慎,故特以此重任相托。汝可小心谨守此地: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安营既毕,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如所守无危,则是取长安第一功也。戒之!戒之!”
(1)下列各项中,反映出诸葛亮千虑一失,百密一疏的一项是
[ ]
A.派谁引兵去守街亭
B.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汝虽深通谋略,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
C.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
D.吾素知汝平生谨慎,故特以此重任相托。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
(2)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马谡刚愎自用的一项是
[ ]
A.某愿往。
B.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
C.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叡亲来,有何惧哉!若有差失,乞斩全家。
D.愿立军令状。
(3)下列有关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孔明大惊曰——一个“惊”字,说明孟达之事显然出乎诸葛亮意料。
B.言未毕,参军马谡曰——一个“言未毕”,写出马谡的轻率、自负。
C.孔明从之——一个“从”字,多少也体现了诸葛亮“蜀中无大将”,马谡守街亭的些许无奈。
D.即唤王平吩咐曰——一个“即”字,既体现了诸葛亮的调度果决,指挥若定,又体现出对马谡的关切之情。
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要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收方由密文⇒明文(解密).已知加密 2020-04-27 …
为了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收方由密文→明文(解密),已知有一 2020-05-13 …
为了保证信息安全传输,有一种称为秘密密钥密码系统,其加密、解密原理如下:明文加密秘钥密码密文发送密 2020-05-17 …
为了保证信息安全传输,有一种称为秘密密钥密码系统,其加密、解密原理如下:明文加密密匙密码密文发送密 2020-05-17 …
为了保证信息的安全传输,有一种密钥密码系统,其加密、解密原理为:明文→密文→明文.若加密密钥为y= 2020-05-17 …
为了保证信息安全传输,有一种称为秘密密钥密码系统,其加密、解密原理如下图:现在加密密钥为,明文密文 2020-05-17 …
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收方由密文→明文(解密),已知解密规 2020-05-17 …
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受方由密文→明文(解密),已知加密规 2020-05-17 …
为确保信息安全,需设计软件对信息加密,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收方由密文→明文(解密),已知 2020-05-17 …
秘密已经被我藏起来了,但是我知道有一种沉甸甸深藏心底的爱意,却永远挥之不去.这句话中的“秘密”指什 2020-0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