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下列各题。过陈琳①墓温庭筠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石麟②埋没藏春草,铜雀③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下列各题。
过陈琳①墓
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②埋没藏春草,铜雀③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①陈琳:三国时著名文人,建安七子之一。被曹操任命为掌书记,重要的军国书檄,多出其手。
②石麟:石麒麟,墓道前的陈列品。③铜雀:铜雀台,曹操所建,故址在邺城西。
(1)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本诗是咏怀古迹之作,表面上是凭吊古人,实际上是自伤身世,作者将自己与古人作了哪些对比,请简要分析。
过陈琳①墓
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②埋没藏春草,铜雀③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①陈琳:三国时著名文人,建安七子之一。被曹操任命为掌书记,重要的军国书檄,多出其手。
②石麟:石麒麟,墓道前的陈列品。③铜雀:铜雀台,曹操所建,故址在邺城西。
(1)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本诗是咏怀古迹之作,表面上是凭吊古人,实际上是自伤身世,作者将自己与古人作了哪些对比,请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题干要求是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景物,在回答时要答出这两句具体写了什么景物;描写景物的作用是为了抒情,作者借景抒情.“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上句是墓前即景,下句是墓前遥想.年深日久,陈琳墓前的石麟已经埋藏在萋萋春草之中,更显出古坟的荒凉寥落.这是寄托自己对前贤的追思缅怀,也暗示当代的不重才士,任凭一代才人的坟墓芜没荒废.由于缅怀陈琳,便进而联想到重用陈琳的曹操,想象到远在邺都的铜雀台,想必也只剩下荒凉的遗迹,在遥对黯淡的暮云了.这不仅是对曹操这样一位重视贤才的明主的追思,也是对那个重才的时代的追恋.“铜雀荒凉”,正象征着一个重才的时代的消逝.而诗人对当前这个弃贤毁才时代的不满,也就在不言中了.
(2)本题涉及两问,第一问诗中哪些词句是描写自己的,“飘蓬”是写自己飘流蓬转的生活;“霸才无主独怜君”,“霸才”,犹盖世超群之才,是诗人自指,“霸才无主”四字正是自己境遇的写照;“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文章无用,霸才无主,只能弃文就武,持剑从军,这已经使人不胜感慨;而时代不同,今日从军,又焉知不是无所遇合,再历飘蓬.想到这里,怎能不临风惆怅,黯然神伤呢?这一结,将诗人那种因“霸才无主”引起的生不逢时之感,更进一步地表现出来了.第二问,二人相似之处是:二人皆霸才,作者一直怀才不遇,而陈琳原依袁绍,袁绍庸碌,未能重用他.
答案:
(1)颈联描绘了一幅荒凉寥落的景象.(1分)前句写眼前实景,陈琳墓前的石麟已经埋藏在萋萋春草之中,冷落萧条(1分);后句写联想之景,曾经重用陈琳的曹操修建的铜雀台,现在想必也只剩下了荒凉的遗迹,在遥对黯淡的暮云.(1分)整联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弃贤毁才时代的不满.(2分)
(2)全诗贯串着诗人自己和陈琳之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际遇的对比.霸才无主和霸才有主的对比.(1分)同样有着盖世超群之才,陈琳遇到曹操那样一位豁达大度、爱惜才士的主帅,而自己却生不逢时、徒留羡叹;(2分)青史垂名和书剑飘零的对比.(1分)陈琳“青史遗文”,文章名传后世,而诗人自己“今日飘蓬”,甚至有弃文就武、持剑从军之念.(2分)
译文:
我曾在史书上拜读过您留下的诗文,今天在飘流蓬转中又经过这座土坟.
假如您这词人在天有灵应当了解我,有经世之才而无主依托开始倾慕您.
墓前的石麒麟已经被萋萋荒草埋没,魏武帝的铜雀台一片荒凉对着暮云.
请别怪我临风凭吊而倍感悲伤惆怅,我也想要效仿先贤携带书剑去从军.
赏析:
《过陈琳墓》是唐代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一首怀古咏史诗,是唐诗中的名篇之一,是作者凭吊陈琳墓有感而作.此诗贯串着诗人自己和陈琳之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际遇的对比,即霸才无主和霸才有主的对比,青史垂名和书剑飘零的对比.全诗文采斐然,寄托遥深,既凭吊陈琳,又自伤身世,堪称咏史佳作.
(2)本题涉及两问,第一问诗中哪些词句是描写自己的,“飘蓬”是写自己飘流蓬转的生活;“霸才无主独怜君”,“霸才”,犹盖世超群之才,是诗人自指,“霸才无主”四字正是自己境遇的写照;“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文章无用,霸才无主,只能弃文就武,持剑从军,这已经使人不胜感慨;而时代不同,今日从军,又焉知不是无所遇合,再历飘蓬.想到这里,怎能不临风惆怅,黯然神伤呢?这一结,将诗人那种因“霸才无主”引起的生不逢时之感,更进一步地表现出来了.第二问,二人相似之处是:二人皆霸才,作者一直怀才不遇,而陈琳原依袁绍,袁绍庸碌,未能重用他.
答案:
(1)颈联描绘了一幅荒凉寥落的景象.(1分)前句写眼前实景,陈琳墓前的石麟已经埋藏在萋萋春草之中,冷落萧条(1分);后句写联想之景,曾经重用陈琳的曹操修建的铜雀台,现在想必也只剩下了荒凉的遗迹,在遥对黯淡的暮云.(1分)整联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弃贤毁才时代的不满.(2分)
(2)全诗贯串着诗人自己和陈琳之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际遇的对比.霸才无主和霸才有主的对比.(1分)同样有着盖世超群之才,陈琳遇到曹操那样一位豁达大度、爱惜才士的主帅,而自己却生不逢时、徒留羡叹;(2分)青史垂名和书剑飘零的对比.(1分)陈琳“青史遗文”,文章名传后世,而诗人自己“今日飘蓬”,甚至有弃文就武、持剑从军之念.(2分)
译文:
我曾在史书上拜读过您留下的诗文,今天在飘流蓬转中又经过这座土坟.
假如您这词人在天有灵应当了解我,有经世之才而无主依托开始倾慕您.
墓前的石麒麟已经被萋萋荒草埋没,魏武帝的铜雀台一片荒凉对着暮云.
请别怪我临风凭吊而倍感悲伤惆怅,我也想要效仿先贤携带书剑去从军.
赏析:
《过陈琳墓》是唐代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一首怀古咏史诗,是唐诗中的名篇之一,是作者凭吊陈琳墓有感而作.此诗贯串着诗人自己和陈琳之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际遇的对比,即霸才无主和霸才有主的对比,青史垂名和书剑飘零的对比.全诗文采斐然,寄托遥深,既凭吊陈琳,又自伤身世,堪称咏史佳作.
看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下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比较下列物质的质量大小,用“>”“=”或“<”填写空白.(1)木材燃烧,余下灰烬的质量原木材的质量 2020-06-28 …
下列对主要实验现象描述和结论的判断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主要现象结论A将在酒精灯灼烧后的铜丝迅 2020-06-28 …
一个铜块经历了下列变一个铜块经历了下列变化后,质量大小发生变化的是[]A.把它带到月球上B.加热变 2020-06-29 …
粗铜丝串联细铜丝,两端加电压后,粗铜丝和细铜丝会有相同大小的电流;但是这个电流速度是否相同呢一根粗 2020-07-07 …
下列各实验现象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苯酚、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B.稀硫酸中加入铜粉不反应,再加 2020-08-02 …
阅读材料后,回答下面问题:1821年,德国物理学塞贝克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把两根铜丝和一根铁丝与灵 2020-12-13 …
如图所示,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后插入稀硫酸溶液中构成原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装置将化学能 2020-12-21 …
某同学利用下列装置实现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过程如下:Ⅰ.取一段铜丝,用稀硫酸除去铜锈[主要成分是 2021-02-17 …
(14分)某同学利用下列装置实现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过程如下:I.取一段铜丝,用稀硫酸除去铜锈[ 2021-02-18 …
某同学利用下列装置实现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过程如图所示:I.取一段铜丝,用稀硫酸除去铜锈[主要成 2021-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