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①赵鼎,解州闻喜人。生四岁而孤,母樊授之,通经史百家之书。②高宗即位,除司勋郎官刘光世部将王德擅杀韩世忠之将,而世忠亦率部曲夺建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赵鼎,解州闻喜人。生四岁而孤,母樊授之,通经史百家之书。
②高宗即位,除司勋郎官刘光世部将王德擅杀韩世忠之将,而世忠亦率部曲夺建康守府廨。鼎言:“德总兵在外,专杀无忌,此而不治,孰不可为?”命鼎鞫德。鼎又请下诏切责世忠,而指取其将吏付有司治罪,诸将肃然。
③五年,上还临安。制以鼎守左仆射知枢密院事、张浚守右仆射兼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鼎以政事先后及人才所当召用者,条而置之座右,次第奏行之。制以贵州防御使瑗为保庆军节度使,封建国公,于行宫门外建资善堂。鼎荐范冲为翊善、朱震为赞读,朝论谓二人极天下之选。
④建炎初,尝下诏以奸臣诬蔑宣仁保佑之功,命史院刊修,未及行,朱胜非为相,上谕之曰:“神宗、哲宗两朝史事多失实,非所以传信后世,宜召范冲刊定。”会胜非去位,鼎以宰相监修二史,是非各得其正。上亲书“忠正德文”四字赐鼎。
⑤初,车驾还临安,内侍移竹栽入内,鼎见,责之曰:“艮岳花石之扰,皆出汝曹,今欲蹈前辙耶?”因奏其事,上改容谢之。有户部官进钱入宫者,鼎召至相府切责之。翌日,问上曰:“某人献钱耶?”上曰:“朕求之也。”鼎奏:“某人不当献,陛下不当求。”遂出其人与郡。
⑥始,浚荐秦桧可与共大事,鼎再相亦以为言。桧遂稍掌权柄。然桧机阱深险,外和而中异。鼎与浚渐觉,乃谋共劾之。桧阴知其事,乃先劾之。浚初求去,有旨召鼎,桧恶其逼己,徙知泉州。
⑦中丞詹大方诬其受贿,属潮守放编置人移吉阳军,鼎谢表曰:“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桧见之曰:“此老倔强犹昔。”鼎遣人语其子汾曰:“桧必欲杀我。我死,汝曹无患;不尔,祸及一家矣。”遗言属其子乞归葬,遂不食而死,天下闻而悲之。明年,得旨归葬。
⑧孝宗即位,谥忠简,赠太傅,追封丰国公。论中兴贤相,以鼎为称首云。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会胜非去位 会:恰逢
B.浚初求去 去:前往
C.怅余生之无几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D.天下闻而悲之 而:表顺承
(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__
A.母樊教之,通经史百家之书。他的母亲樊氏教育他,使之通晓经史百家之书。
B.此而不治,孰不可为?这样做如果都不予惩治,还有什么不可以做的?
C.因奏其事,上该容谢之。于是上奏这件事,皇上听后也改变了脸色,并向他道歉。
D.桧见之曰:“此老倔强犹昔。”秦桧见了赵鼎后说:“这个老头还像以前那样倔强。”
(3)下列的理解和,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__
A.赵鼎幼年丧父,却能勤奋学习,为南宋王朝尽心出力,最终成长为南宋一代名相。
B.赵鼎促成朝廷任命瑗为保庆军节度使,进封建国公,并在行宫门外建设了资善堂。
C.赵鼎和张浚一度得到高宗的信任,他们都曾经认为秦桧是可以与之共谋大事之人。
D.赵鼎因揭发了秦桧的阳奉阴违而被秦桧迫害,为使家人免遭牵连,毅然绝食而死。
(4)请根据选文第67段内容,分析赵鼎的品格特点。
(5)史书评价赵鼎是南宋“中兴贤相之首”,你认为赵鼎最突出的治国才能使什么?请结合选文相关内容作简要阐释,并结合你的阅读积累,谈谈你对“贤相之才”的认识。(200字左右)
①赵鼎,解州闻喜人。生四岁而孤,母樊授之,通经史百家之书。
②高宗即位,除司勋郎官刘光世部将王德擅杀韩世忠之将,而世忠亦率部曲夺建康守府廨。鼎言:“德总兵在外,专杀无忌,此而不治,孰不可为?”命鼎鞫德。鼎又请下诏切责世忠,而指取其将吏付有司治罪,诸将肃然。
③五年,上还临安。制以鼎守左仆射知枢密院事、张浚守右仆射兼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鼎以政事先后及人才所当召用者,条而置之座右,次第奏行之。制以贵州防御使瑗为保庆军节度使,封建国公,于行宫门外建资善堂。鼎荐范冲为翊善、朱震为赞读,朝论谓二人极天下之选。
④建炎初,尝下诏以奸臣诬蔑宣仁保佑之功,命史院刊修,未及行,朱胜非为相,上谕之曰:“神宗、哲宗两朝史事多失实,非所以传信后世,宜召范冲刊定。”会胜非去位,鼎以宰相监修二史,是非各得其正。上亲书“忠正德文”四字赐鼎。
⑤初,车驾还临安,内侍移竹栽入内,鼎见,责之曰:“艮岳花石之扰,皆出汝曹,今欲蹈前辙耶?”因奏其事,上改容谢之。有户部官进钱入宫者,鼎召至相府切责之。翌日,问上曰:“某人献钱耶?”上曰:“朕求之也。”鼎奏:“某人不当献,陛下不当求。”遂出其人与郡。
⑥始,浚荐秦桧可与共大事,鼎再相亦以为言。桧遂稍掌权柄。然桧机阱深险,外和而中异。鼎与浚渐觉,乃谋共劾之。桧阴知其事,乃先劾之。浚初求去,有旨召鼎,桧恶其逼己,徙知泉州。
⑦中丞詹大方诬其受贿,属潮守放编置人移吉阳军,鼎谢表曰:“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桧见之曰:“此老倔强犹昔。”鼎遣人语其子汾曰:“桧必欲杀我。我死,汝曹无患;不尔,祸及一家矣。”遗言属其子乞归葬,遂不食而死,天下闻而悲之。明年,得旨归葬。
⑧孝宗即位,谥忠简,赠太傅,追封丰国公。论中兴贤相,以鼎为称首云。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会胜非去位 会:恰逢
B.浚初求去 去:前往
C.怅余生之无几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D.天下闻而悲之 而:表顺承
(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__
A.母樊教之,通经史百家之书。他的母亲樊氏教育他,使之通晓经史百家之书。
B.此而不治,孰不可为?这样做如果都不予惩治,还有什么不可以做的?
C.因奏其事,上该容谢之。于是上奏这件事,皇上听后也改变了脸色,并向他道歉。
D.桧见之曰:“此老倔强犹昔。”秦桧见了赵鼎后说:“这个老头还像以前那样倔强。”
(3)下列的理解和,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__
A.赵鼎幼年丧父,却能勤奋学习,为南宋王朝尽心出力,最终成长为南宋一代名相。
B.赵鼎促成朝廷任命瑗为保庆军节度使,进封建国公,并在行宫门外建设了资善堂。
C.赵鼎和张浚一度得到高宗的信任,他们都曾经认为秦桧是可以与之共谋大事之人。
D.赵鼎因揭发了秦桧的阳奉阴违而被秦桧迫害,为使家人免遭牵连,毅然绝食而死。
(4)请根据选文第67段内容,分析赵鼎的品格特点。
(5)史书评价赵鼎是南宋“中兴贤相之首”,你认为赵鼎最突出的治国才能使什么?请结合选文相关内容作简要阐释,并结合你的阅读积累,谈谈你对“贤相之才”的认识。(200字左右)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项前文是“桧阴知其事,乃先劾之”,是秦桧要弹劾张浚,“去“应为“离开(朝廷)”,离职.(2)D项根据上文“鼎谢表曰”语境,秦桧应该见的是赵鼎的“谢表”,而不是赵鼎本人.(3)D项赵鼎想弹劾秦桧,但还...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关于语文课文<老王>1.整体把握课文,老王是怎样一个人?作者对其态度和感情如何?2.作者夫妇的经济 2020-04-06 …
王经理年初买了甲,乙两公司的债券工1.2万元,甲公司的年利率为13%,乙公司的年利率为12%,王经 2020-04-27 …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题王叔明《岩居高士图》〔元〕倪瓒①临池学书王右军②,澄怀观道宗少文③。 2020-06-15 …
(二)课外文言文越王使其大夫子余造舟,舟成,有贾人求掌工,子余弗用。贾人去之吴,因王孙率以见吴王, 2020-06-24 …
问4个数学问题1.一件衣服先降价10分之1销售,一段时间后,又提价10分之1,现在的售价是最初定价 2020-07-19 …
王强与李刚两位同学在学习“概率”时.做掷骰子(均匀正方体形状)实验,他们共掷了54次,出现向上点数的 2020-11-18 …
阅渎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伊字叔夏,有武干,标悟简率,为王濛、刘所知,频参诸府军事,累迁大司马 2020-11-22 …
excel多条件计算总值求大神帮助假如表1有下列六组数:A列B列C列D列E列F列王A10王A8李B9 2020-11-29 …
请你按照下列中的情景,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并写出理由.(1)数学课上,老师批评王宇最近作业不认真,错题 2020-12-0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伊字叔夏,有武干,标悟简率,为王濛、刘所知,频参诸府军事,累迁大司马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