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一段文章,完成下题。站在悬崖上的艺术家们——关于蓬皮杜现代艺术博物馆冯骥才我原本以为,科学与艺术从属精神,精神的创造力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段文章,完成下题。

站在悬崖上的艺术家们

——关于蓬皮杜现代艺术博物馆

冯骥才

  我原本以为,科学与艺术从属精神,精神的创造力无边无涯。可是,一走进蓬皮杜现代艺术博物馆我就变了。 整个人类已经江郎才尽!

  巴黎的三座博物馆基本上构成西方的绘画史。卢浮宫是古代,奥塞博物馆是近代,蓬皮杜是现当代。比起卢浮宫和奥塞博物馆,蓬皮杜始终冷冷清清,人影寥落。当三三两两参观者,穿过这座现代艺术馆——特别是20世纪后40年那部分展品时,面对着挂在墙上的烂布,横在地上的废物,破钢琴,花玻璃,不知所云的怪诞的事物——我当然知道这些作品属于哪一个现代流派——普通的观者脸上的表情却一律木然,露出困惑与疑难,完全看不到在卢浮宫和奥塞博物馆中达·芬奇、罗丹和梵高作品前那种人气鼎盛和激情难抑的场面。难道人们的欣赏习惯从来都是偏爱古代艺术,现代艺术只为了留给未来的人抑或外星人看?

  自从人类美术的中心转移到法国,就进入了“日新月异”的时代。但无意间,绘画史进入一种以不断否定自己作为进步标志的荒诞的思维模式。人们狂喜于艺术面目的翻新,并因此一惊一乍;相信谁有本领否定现存的一切,谁就是新时代的领袖。历史好像进入一个怪圈,从此就再没有人从这荒谬的逻辑中清醒过来,反而在20世纪后半叶愈演愈烈。无数流派争相突起,走火入魔地标新立异,然后便把这一切留在蓬皮杜。

  在蓬皮杜现代艺术博物馆中,给我最强烈的印象是“当代”部分。自从杜襄把卫生间的坐桶搬进博物馆而轰动一时后,艺术家们就耐不住性子坐在画架前一笔笔地画。他们先琢磨出一个“前所未有”和“惊世骇俗”的想法,然后动手把一些从来没有出现在博物馆里的事物——比如烂白菜、垃圾袋、汽车、防毒面具、不成形的乱铁条等等——搬进来,就算成功了大半,其余的就交给媒体炒作和评论家们去阐释。尽管各种现代派艺术,都有它们出现的合理性,有时代背景的效应,而且它们也有对抗工业化、主张回归自然、倡导平民化等一些“思想”,但它们大都是概念化的。它们在“艺术”上所凭借的不是创造性的艺术生命,最多只是用一些创造性的形式,来张扬他们的革命主张罢了。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杜襄举办的一个展览,题目为“空”,所有展室四壁皆空,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人解释或说明,谁能猜想出艺术家的意图?艺术成了捉弄人的迷宫,欣赏变为猜谜;艺术家是从概念到作品,欣赏者则要从作品寻找概念。前者很容易,只要突发奇想便能完成;后者却很难,他们无法破译艺术家的这种荒诞的天书。现代派不断在圈子内自我颠覆,观众始终被拒绝在圈外不理不睬。应该说, 现代派艺术运动是艺术家与观众相互漠视的运动。

  一同去参观的朋友问我,这些作品究竟想表现什么?我说,他们是反对表现的。我的朋友说得好—— 他们实际上是在强烈地表现自己。

  现代社会的浮躁与嘈杂,使艺术家们不能长久地在画室中甘守寂寞。媒体霸权迫使他们抛头露面并张扬自己,故而愈来愈多的艺术家失去了古典大师们那种永恒的理想与完美的追求。他们太想一鸣惊人,而最能引起注目的方式不外乎颠覆现存的艺术,可是用艺术本身很难改变一个时代,除非你是罗丹或梵高。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用一种主张或一种概念,加上一种行为。因为只有用概念才能一下子把别人推翻。

  蓬皮杜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建筑本身就是现代主义的产物。这座建筑将所有埋在内部的各种管线一律暴露在外,体现了建筑师赋予的一种“逆反”的意义以及暴露欲。建筑落成,惊动世人,成为巴黎一景。如今它早被近20年形形色色的现代建筑所埋没,而暴露在外的管道,容易锈蚀损坏,很难维修,不但少了欣赏价值,反而成了管理上的负担。 这建筑本身,不也象征着它内部陈列的许多作品的命运吗?

  然而,人类的艺术史绝不会在现代主义一条道上走到黑,除非人类宣布自己已经退化。那么,什么时候转过身来——站在悬崖上的艺术家们。

(1)

下列说法中,对本文解说正确的两项是

A.

作者对现代派艺术的评论,反映了他对艺术发展走向和社会浮躁嘈杂的忧思。

B.

本文以“站在悬崖上的艺术家们”为题,形象地表现了法国艺术家们已经进入危险的艺术道路,必须要警醒回头。

C.

走火入魔的现代派艺术使作者对自我否定的意义产生了怀疑,他认为人们进入了一种荒谬的逻辑。

D.

现代派艺术间接地反映了现代工业社会中的弊病,许多艺术家在迷茫困顿中走入了艺术的歧途。

E.

故作惊世骇俗之举加上疯狂炒作,现代派艺术家与媒体评论家们互动,产生出一件又一件名为杰作实为垃圾的作品。

(2)

(1)文中所说的“他们实际上是在强烈地表现自己”指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现代派艺术运动是艺术家与观众相互漠视的运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何理解“这建筑本身,不也象征着它内部陈列的许多作品的命运吗”这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综观全文,简要阐释为什么作者会有“整个人类已经江郎才尽”的感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1.AE;
解析:
(1) B项并不是法国艺术家都进入了危险的艺术道路,而是指现代派艺术家。C项作者对自我否定的意义没有怀疑,而是对以自我否定为进步标志的逻辑怀疑。D项艺术家并没有迷茫困顿 (2)   (1)用一种主张概念加上一种行为(1分)最直接(1分)地实现一鸣惊人(1分)。   (2)现代派艺术家在自己的圈子里自我颠覆(1分)而不管观众能否接受(1分),而观众因无法破译这种艺术的天书而对这种艺术漠然置之(1分)。 (3) 作为现代主义产物的这座建筑(1分),当时曾成为巴黎一景(1分),但后来成为人们的负担(1分),现代派艺术也一样,虽然可以轰动一时(1分),但最终只能被认为是一堆垃圾(1分)。 (4) 那些现代艺术家们失去了古典艺术家们的永恒的理想和完美的艺术追求,反而陷入了只用创造性的形式解释概念的怪圈中,从而走上艺术的歧途,进入了死胡同(或受到人们的冷遇)。
看了阅读下面一段文章,完成下题。站...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人们有重要影响。我们中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  2020-05-17 …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人们有重要影响。我们中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  2020-05-17 …

(思修)科学精神的精髓是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要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树立科学思  2020-05-17 …

5.下面漫画《循循善诱》告诉我们()。①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②老师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③老师的  2020-11-10 …

《咬文嚼字》杂志发布的“2016年十大流行语”中,“工匠精神”与“洪荒之力”“蓝瘦香菇”等一起入选。  2020-12-01 …

下列能够证明“科学改变世界”这一历史结论的是①科学成为促进社会经济结构、上层建筑、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2020-12-23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的古代科技文化集中展现了聪明睿智、不屈不挠、富于创新及开拓进取的  2020-12-29 …

只有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  2021-01-08 …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人们有重要影响.我们中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人  2021-01-22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B.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  2021-0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