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28分)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孙武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乃至现代军事思想影响最大的军事

题目详情

28 分) 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武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乃至现代军事思想影响最大的军事思想家,被誉为兵圣《孙子兵法》开篇便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书中还集中阐述,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主要以避免战争为主,认为战争是解决冲突的最后手段,书中最早提出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历代对其研究呈现不同特点,秦汉时期的统治者对《孙子兵法》内尊而外贬,甚至实行禁锢政策;唐朝自高宗至玄宗前,宋朝自太祖后至仁宗前,均曾出现兵学萧条景象。而战国时期、三国时期、唐安史之乱后至灭亡,宋仁宗之后至南宋亡,民国等时期,则都言兵者甚多,兵学著述传于世者亦繁,有价值者也较多。

                                                                             ------ 摘自战略网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思想。( 4 分)后世对其研究呈现什么特点,并结合材料予以说明( 6 分)

材料二    “ [ 英国舰队 ] 所向无不披靡,彼已目中无华,若海面更无船炮水军,是逆夷到一城邑,可取则取,即不可取,亦不过扬帆舍去,又顾之他,在彼有得无失,何所忌惮?而我则千疮百孔,何处可以解严?”林则徐认为“海疆久远之谋”是“亟筹船炮,速募水军,得敢死之士而用之,彼北亦北,彼南亦南,其费虽若甚繁,实比陆路分屯、远途征调所省为多”。                                                           —— 《林则徐书简》

(2) 依据材料二、概括林则徐的海防思想产生的原因。( 4 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地主阶级士大夫如何应对海防危机。( 4 分)

材料三     审判的价值在于警示未来

    1970 年时任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下跪,对二战时被纳粹屠杀的犹太人表示深深的歉意和愧疚。

      1945 年 11 月到 1946 年 10 月,美、苏、英、法四国,在纽伦堡法庭开始对 22 名纳粹分子进行审判。 10 个月共开庭 400 多次,听取或阅读了 200 多名证人的证言、证词。根据确凿证据和国际法则, 1946 年 9 月 30 日法庭宣布:以战争罪、反人类罪判处 12 人绞刑、 3 人无期徒刑、 2 人 20 年徒刑、 1 人 15 年徒刑、 1 人 10 年徒刑。纳粹党领导机构、纳粹党卫军、国家秘密警察和保安勤务处为犯罪组织。

2006 年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供奉日本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1946 年 5 月 3 日到 1948 年 11 月 12 日,中、美、英、苏、法等 11 个国家,在东京设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始对 28 名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进行审判。共开庭 800 多次,有 400 多位证人出庭作证。最后判处东条英机等 7 名甲级战犯绞刑, 16 名甲级战犯无期徒刑, 2 名甲级战犯分别判处 20 年和 7 年有期徒刑。但美国出于自己利益考虑,对一些杀害许多中国人的日本战犯免于起诉,还设法保留了日本天皇制。

3 )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审判的价值在于警示未来”的角度,解读两场审判。( 10 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 28 分)

( 1 )  思想:军事是国家生死存亡的的大事,必须予以重视;应尽力避免战争,战争是迫不得已最后采取的措施;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4 分)

特点: 逢乱世而兴,遇治世则衰; ( 2 分)

说明:秦汉、唐初、宋初等相对安定与和平盛世、受统治者禁锢研究兵学者少; 战国时期、三国时期、唐安史之乱后至灭亡,宋仁宗之后至南宋亡,民国等时期战乱频繁,兵学研究成就较大。 ( 4 分)

( 2 )   原因:清朝难以应对外国的船坚炮利,意识到海防出现危机;受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清朝海防力量薄弱( 4 分)

应对: 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筹建炮船、招募水军、在南北建立海军设施;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兴起,兴建军事工业,筹划海防、建立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水师。( 4 分)

( 3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10 分)

二战欧洲战场结束后,同盟国苏美英法加强合作, 纽伦堡审判 对德国法西斯进行较为公正,彻底的审判。 22 人中有超过一半被以战争罪、反人类罪被判处绞刑; 纳粹党领导机构、纳粹党卫军、国家秘密警察和保安勤务处为犯罪组织。这次审判从组织上、思想上、人员上对德国法西斯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清算,因而战后德国对二战犯下罪行有较为普遍的悔罪与歉意感。为此德国积极谋求与欧洲各国和解,欧共体建立、到欧盟形成,欧洲逐步走向和解与和平发展之路。

随着二战全面结束,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美苏、美中间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冲突日益加剧。 1947 年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开始冷战。为把日本变成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据点,美国主导东京审判。在审判中 28 名战犯只有 7 人被判绞刑,许多杀害中国人的法西斯战犯没有受到应有惩罚,而且还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因此日本在战后法西斯没有得到应有惩罚。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残余依然严重,从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到右翼篡改教科书、否认历史导致了东亚处于紧张与对抗之中。

看了(28分)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