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借助于《百家讲坛》的神力,沉寂了很长时间的庄子也终于开始风光起来,他的人生哲学也变得流行起来。什么“逍遥游于物外”,什么“无为、无功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借助于《百家讲坛》的神力,沉寂了很长时间的庄子也终于开始风光起来,他的人生哲学也变得流行起来。什么“逍遥游于物外”,什么“无为、无功、无名”,追求绝对的自由精神,等等。可是我们也不要忘记了,庄子也是中国犬儒主义的创始人,庄子的“自由精神”混合了犬儒精神而显得俗不可耐。

《庄子》的“自由精神”似乎早为大家公认,其高蹈超越、想象之奇绝,可谓前无古人后无去者。但我要补充的是:《庄子》中还有大量犬儒主义言论,体现了一种非常糟糕的鸵鸟智慧和乌龟哲学。庄子一方面大骂世俗,一方面又反复说要“不谴是非而与世俗处”,也就是说,不要去管什么是非,要无条件地和世俗世界好好相处;一方面大谈“不为物役”,但另一方面又告诫人们要“与物周游”、“与物为春”。庄子一方面是大胆想象,神游于九天之上,另一方面则奉行“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现实主义策略。庄子的想象更多地体现在玄空的神游上,在实际行为上却认同价值颠倒的现实世界。他的“游”也只是不触及现实的“神游”而已。其实这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的结合习是完整的庄子,它们共同组成了犬儒式的人生态度。

所谓“犬儒主义”,指的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一种畸形关系。犬儒主义诞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它指一种对文化价值的对抗精神,一种深刻的怀疑,它认为世界是不值得严肃对待的,不妨游戏之。到了现代,犬儒主义的含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其对于世界的不信任和拒绝的态度没有变,犬儒主义虽然对现实不满,但是又拒绝参与社会世界,或遁入孤独和内闭,或转向任诞的审炎主义,而其骨子里则是虚无主义。他们对于世界保持了清醒的距离意识,但是却不敢戈不愿与之正面对抗,而以一种嬉笑怒骂、冷嘲热讽的处理态度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妥协混合的矛盾立场。

犬儒主义不仅仅表现了现实的黑暗,或者现实世界中道德曲颠倒争价值的真空状态,更是人们对于这种颠倒和真空状态的麻木、接受乃至积极认同。犬儒主义者不再坚持起码的是非美丑观念,不但对现实T-抱希望,而且对未来也不抱希望。犬儒主义的核心是怀疑一切!不但怀疑现实:而且也怀疑改变现实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犬儒主义是一种深刻的虚无主义。这种虚无主义有可能表现为死气沉沉、一潭死水,也可能表现为装疯卖傻、装神秀鬼。犬儒主义常常出现在社会黑暗、绝望感弥漫的历吏时期。这个时候的突出特点是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想象世界的高蹈,两者相互强化。在这个意义上,大概庄子的确算得上是当今中国某些群体精神界的导师,它应和了当今中国一定程度土存在的社会冷漠,极少数人试图通过内心的所谓“宁静”拳掩盖现实生活中的元奈。

在目前中国的情况下,庄子人生哲学的流行所导致的只能是全社会的犬儒主义,它或许能够培育出一批不问世事的逍遥派,却永远不可能培养出积极参与的现代公民。这难道是我们需要的吗?

(陶东风《目前的中国不需要庄子精神》,有改动)

1.下列关于“深刻的虚无主义”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深刻的虚无主义”对现实不抱希望,且对未来也不抱希望。

B.“深刻的虚无主义”对待现实世界既强烈不满,又主动认同。

C.“深刻的虚无主义”既怀疑现实,也怀疑改变现实的可能性。

D.“深刻的虚无主义”可能表现为死气沉沉或表现为装疯卖傻。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全文的总体思路是先总后分再总,首段总领,末段总括,中间三段分述。

B.第二段承接首段,解剖庄子的“自由精神”,指出其“犬儒主义”实质。

C.三、四两段对“犬儒主义”作平行式分析,并与庄子的人生哲学联泵起来。

D.第五段着重阐明庄子人生哲学的流行带来的严重后果,我们应该说“不”。

3.下列观点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庄子的“自由精神”俗不可耐,部分内容有相互矛盾之处,体现了“鸵鸟智慧”。

B.“庄子精神”既强调人要背离世俗,又要不问现实是非,主张“识时务者为俊杰”。

C“庄子精神”在当今中国一定范围内的走红与某些不良的社会现象有内在联系。

D.“犬儒主义”让中国人试图通过自己内心的“宁静”来掩盖现实生活中的无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

2.C

3.D


1.


分 析:
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到与“深刻的虚无主义”相关的语段,然后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取舍,B项,“主动认同”理解不正确,原文是“人们对于这种颠倒和真空状态的麻木、接受乃至积极认同。”故选B。


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分 析:
这道题考查的是分析文章思路、结构的能力。可根据对文章内容的感知与理解,理清文章先写了什么、其次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或者说本段从哪些方面(正面与反面、客观与主观、古今中外、理论与事例、举例与引用等)分别写了什么,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论证或说明或补叙什么。C项,“平行式分析”表述不正确,应是“作逐层深入式分析”。故选C。


考点: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分 析:
此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文段中作者的观点,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作者观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D项,“让中国人试图通过自己内心的“宁静”来掩盖现实生活中的无奈”与原文观点不相符,以偏概全。故选D。


考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借...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相互间的影响也是多种多样的.蝴蝶采花蜜,同时也传播花粉,这属于生  2020-05-12 …

同种红蚂蚁群起向一个大型昆虫进攻,并把它运回巢穴。这个例子所体现的生物之间的关系()A.种内互助和  2020-05-17 …

当一条鲤鱼被钓鱼人诱骗上钩后,能迅速分泌一种化学物质遗留在钓钩中,使钓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鲤鱼的  2020-06-19 …

为了帮助四川地震灾民,工厂赶制一批救灾帐篷,第一车间完成了这批帐篷的15,第二车间完成了这批帐篷的  2020-07-01 …

日本地震后中国及时进行物资援助,某搬运公司以每小时50吨的速度往一艘轮船上装载物资,10小时装载完毕  2020-11-10 …

《共生:双赢的生存智慧》中的“生物共生”的对立面是什么?(用四个字回答)它的害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020-11-22 …

下图表示几种生物种群个体数目的变化,①、②、③表示的关系依次是A.种间斗争、种内斗争、种内互助B.竞  2020-11-22 …

蝴蝶采花蜜,同时也传播了花粉,使植物结出果实,这是()A.种间互助B.种内互助C.种间竞争D.种间寄  2020-12-01 …

同种红蚂蚁向一个大型昆虫群起进攻,并把它运回巢穴。这个例子所体现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A.种内互助和  2020-12-01 …

请找出生物之间的关系[(1)~(4)]与具体事例[①~④]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部位  2020-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