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经学文本的演变儒家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经典学习和主体自觉实践而实现的,由此也产生了源远流长的“经学”。作为训解、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经学文本的演变 儒家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经典学习和主体自觉实践而实现的,由此也产生了源远流长的“经学”。作为训解、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经学起源于子夏和荀子,并随着时代发展教育变革而演化。两汉儒学处于独尊地位,“五经”、“七经”立于太学,“明经”、“孝廉”也设为察举科目,在人才培养和选拔中发挥了特殊作用。隋唐而下,经学与科举结合,对儒家通识教育的内容产生了重大影响。 唐初,太宗“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讹谬,诏前中书侍郎颜师古考订《五经》,颁于天下,命学者习焉。又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诏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凡一百七十卷,名曰《五经正义》,令天下传习”。由此完成了经注的统一。高宗永徽四年《五经正义》颁行后,遂成为科举取士的标准经说。其后,又有贾公彦作《周礼注疏》与《仪礼疏》,杨士勋作《谷梁传疏》,徐彦作《公羊传疏》,合称《九经正义》。唐代明经科,以《九经》取士,有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之别;至唐文宗太和年间,刻《十二经》,立石于国学,增加的《论语》、《孝经》和《尔雅》,均成为了教科书。 唐代学者整理的经学文本,是对汉代以来经学的一次大总结。清代经学家皮锡瑞如此评析:“自《正义》定本颁之国胄,用以取士,天下奉为圭臬。唐至宋初数百年,士子皆谨守官书,莫敢异议矣。”也有学者认为,“正义”对经、注起了详解作用,有益于普及文化教育,但士人多以读经为敲门砖,并不以学术论争为意,从而造成了经典注疏的停滞。 北宋庆历以后,疑古之风始兴,不信前人注疏,务出新义。熙宁间,王安石改制,废置《仪礼》学官,而以《周礼》取士,并未将《春秋》列于学官。当时规定:“进士罢诗赋、帖经、墨义,各占治《诗》、《书》、《易》、《周礼》、《礼记》一经,兼以《论语》、《孟子》。”其原因主要在于三方面:《春秋》大义难知,不利“经术造士”;《春秋》经传言灾异,不利变法;依《春秋》大义治狱,与王安石以法治罪相冲突。王安石自撰《三经新义》,颁行学校,作为士子惟一“经术”和科举考试标准。实际上,这是新党集体思想的结晶。“过分热衷于将一家注经之学定于一尊的作法是导致王安石失败的原因之一。” 此后,经学文本进一步发展。朱熹从《礼记》中选出《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作《四书集注》。这是元、明、清读书人的必修教科书,也是科举考试的法定标准。为适应读书应举的需要,宋代以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教材流行于世,清代曾有《弟子规》读本。 小题1:下列对 “经学”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
小题1: |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关于学英语的想要学英语口语,要达到能和外国人交谈的程度,现在发现了一个节目,动感英语,里面教的是美 2020-04-09 …
要做好接待工作心理准备,重要的是要学习礼仪常识,塑造自身良好形象。( ) 2020-05-31 …
音标与汉语拼音,同时学,会有什么效果?孩子现在还在上大班,下学期英语就要学音标了,巧的是下学期又要 2020-06-04 …
大一第一学期的高数学什么?具体就是要学完极限吗?还要学微积分吗 2020-06-11 …
中级是数学高级可不可以评科学我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评职称时评的是小学数学高级,现要想评中高,可不可 2020-06-27 …
5.随着城市车辆的增多,因驾车引发的情绪冲突也越来越多,情绪失控的“路怒族”会袭击他人和其他汽车以 2020-06-30 …
学习化学的目的,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 2020-06-30 …
从头学三角函数,初中高中的课要学哪些,需要学几何吗?除了锐角三角函数,还有哪些是学三角函数必要的基 2020-07-25 …
英语翻译学会爱人,学会懂得爱情,学会做一个幸福的人——这就是要学会尊重自己,就是要学会人类的美德.就 2020-11-02 …
下列属于维新派与顽固势力思想论战的内容的是①要不要实行共和政体②要不要兴民权③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制④ 2020-1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