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深虑论(明)方孝孺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题目详情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
| 深虑论 (明)方孝孺 |
|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 ,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以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皆出其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夷狄。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负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 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於乱亡者 ,何哉? 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 ? 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惟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也,而岂天道哉?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而 遗 其所不疑——遗:忽略 B.尽 释 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释:解除 C.其于治乱存亡之 几 ,思之详而备之审矣——几:通“机”,机会 D.不敢 肆 其私谋诡计——肆:滥用 2.下列加粗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祸常发 于 所忽之中 唐浮图慧褒始舍 于 其址 B.欲 以 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 以 勇气闻于诸侯 C.武氏日侍其左右 而 不悟 樊於期偏袒扼腕 而 进曰 D.各惩 其 所由亡而为之备 其 皆出于此乎 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出于智力之所不及”的事情是( ) ①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 ②变封建而为郡县。 ③王莽卒移汉祚。 ④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 ⑤大建庶孽而为诸侯。 ⑥良医之子,多死于病。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提出的中心问题是“祸常发于所忽,乱常起于不足疑”,指出思虑天下大事的人往往考虑不周到。 B.文章二三两段主要采用事例论证,由古及今,阐述了“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的道理。 C.作者认为,很多事情不是智谋思虑所能够料定的,统治者唯有顺应天命,积善行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国家保持发展。 D.文章把朝代兴亡的一切问题归之于天道,这反映出作者思想的局限性,但本文毕竟触及到了封建统治能否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对后世君主有警戒的作用。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於乱亡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斜线(/)给下面短文加粗的部分断句。 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 1.C 2.B 3.B 4.A 5.(1)秦始皇的时期,剿灭诸侯,统一了天下 (2)思虑的重心在这边,灾祸却在那边产生,最终免不了灭亡 (3)这是善于谋划人事却不善于谋划天道啊。 6.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 |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要善问》的阅读短文,原文:许多人在学习方面的重要体会是:不仅要肯问,而且要善问.人们把“有知识” 2020-04-06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古之所谓公无私者,其取舍进退无择于亲疏远迩,惟其宜可焉。其下之视上也,亦 2020-05-16 …
英语翻译直译:至于序尚书则略,无年月;或颇有,然多阙,不可录.故疑则传疑,盖其慎也.“孔子因史文次 2020-06-10 …
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罪名将李贽迫害致死。下列不属于其“罪证”的是[]A.揭露道学家“阳为 2020-06-30 …
课文:许多人在学习方面的重要体会是:不仅要肯问,而且要善问.人们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不是 2020-07-01 …
文言文《伤仲永》中的一些疑问其受之天也一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如此其贤也一句中的“其”是什么意思 2020-07-01 …
人们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不是没道理的.把这个双重否定句改成肯定句.写出学常有疑,问责可解疑.解其 2020-07-21 …
阅读:《要善问》许多人在学习方面的重要体会是:不仅要肯问,而且要善问.人们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 2020-11-04 …
4个字概括问的好处许多人在学习方面的重要体会是:不仅要肯问,而且要善问.人们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 2020-11-14 …
英语高手请进,肯定句、疑问句、否定句互变改句型(如果是疑问句就改成肯定句和否定句,如果是肯定句就改成 2020-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