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问题。武昌九曲亭记苏辙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②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问题。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 ,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②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 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 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①子瞻:苏轼。齐安,黄州。当时苏轼贬谪黄州,苏辙贬谪筠。
②陁(tuó)山冈。
③褰(qiān)裳:提起衣服。
1.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浊酒相     劳:劳动
B.然将 西山,  适:到
C.不足以 众客。 席:坐
D.而西山之 始具 胜:美景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始叙述苏轼谪居齐安,好游武昌诸山,看似与九曲亭无关,实则介绍九曲亭周边的独特环境,同时写苏轼黄州三年“不知其久”的原因,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
B.第二段叙写扩建九曲亭的过程,突出苏轼之“最乐”;第三段宕开一层,以往事印证苏轼“适意忘反”的性情,以点缀之笔走出“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的主旨。
C.本文语言明净,条理清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为一炉,情景相融,浑然一体。全文围绕着“乐”字展开,旷达超然,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流露出相知相慰的手足深情。
D.文章表面写自己与兄长游乐山水的洒脱快乐,实际是记录他们共同的坎坷人生,以乐景写哀情,抒发谪贬后愤怒感伤的情绪。
3.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
2.D
3.只要心中不觉得惭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就不妨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尽情享受它)。

看了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问题。武昌九...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②  2020-05-14 …

求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魏,蜀汉,吴,西晋,东晋,南朝,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  2020-05-16 …

李白的诗《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灭六国,诸侯西来的顺序是①  2020-07-15 …

梁启超《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国西周与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观点的依据是A.都是分封诸侯、列国分  2020-07-15 …

一列上海—乌鲁木齐的列车在陇海线上行驶,一位列车长清晨在列车上巡视,她在车尾时看到车后方一轮红日冉冉  2020-11-07 …

如果你是西周的一个诸侯,下列你不必做的是:A:对周天子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B:按一定礼乐仪节招  2020-12-02 …

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北京至乌鲁木齐的列车全线提速,提速前列车速度为58km/h,提速后全程平均速度达  2020-12-24 …

英语翻译周最谓石礼周最谓石礼曰:“子何不以秦攻齐?臣请令齐相子,子以齐事秦,必无处矣.子因令周最居魏  2020-12-30 …

兰新高铁新疆段的起止点是()A.乌鲁木齐南--哈密B.乌鲁木齐南--兰州C.乌鲁木齐西--鄯善北D.  2020-12-30 …

从春秋时期的“尊王攘夷”,到战国以后,原来被视为戎蛮的秦、楚两国,与韩、赵、魏、燕、齐并列七雄。这一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