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陈涉世家》选段,完成题。(10分)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
题目详情
| 阅读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陈涉世家》选段,完成题。(10分)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乙】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 ① 休祲 降于天 休祲: ②辍耕 之 垄上 之: 小题2:下面句中加线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小题4:甲、乙两文都采用了语言描写的手法塑造人物,甲文中唐雎面对秦王“天子之怒”的威胁时,以“布衣之怒”相对。表现了他 的布衣精神。乙文中通过记叙陈胜与佣耕者的对话,表现了陈胜 的性格特点。 小题5:请你谈谈甲乙两文给你的启示。(2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 小题1:休祲:吉凶的征兆。 之:去,往。 小题2: B 小题3: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小题4:凛然正气和不畏强暴 不安现状,胸怀大志,有政治抱负 小题5: |
|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考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在理解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3:试题分析:“布衣”是“平民”的意思,“以”是“用”的意思,“抢”是“撞”的意思;“安”是“哪里”的意思。除了这两个关键字,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时保持完整性与流畅性。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4:试题分析:甲文中通过唐雎与秦王的对话即语言描写,表现了唐雎的凛然正气和不畏强暴。乙文通过陈胜与佣者的对话即语言描写,表现了陈胜是一个胸怀大志、目光长远的人。 点评: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关键在于抓住文中有关人物的典型事例,根据事例来分析人物形象即可。如华歆的“髙行”,根据描写他的言行语句来分析。 小题5:试题分析:根据唐雎和陈胜两个人物的形象来谈阅读后所获得的启示即可。示例:甲文给我的启示是:面对强暴,要敢于斗争,勇于反抗。乙文给我的启示是:做人不能安于现状,一定要胸怀大志,要有远大的抱负。 点评:解答此题,首先要对文中涉及的人物形象要有所了解,根据人物的形象来谈启示即可。 |
看了阅读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陈...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这一段中重复出现的句子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 2020-06-02 …
英语翻译一、将《贵妃醉酒》标题翻成英文;二、将下面这段简介翻译成英文:贵妃杨玉环奉唐明皇之命在百花 2020-06-19 …
1,丢番图的墓志铭中的;儿子竟先其父四年而终.2,把M克的糖融入N克的水中,糖水的浓度是什么?我的 2020-06-27 …
求《安塞腰鼓》第七段赏析、急用……拜托了……要是好的话加悬赏!原文: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 2020-07-10 …
仿写这段文字——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仿写这段文字 2020-07-1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各题。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 2020-07-15 …
命题:"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条件是结论是命题:"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 2020-07-25 …
初一数学填空题命题“相等的叫是对顶角”的题设是(),结论是().这个命题是()命题.已知四条线段的 2020-08-01 …
仿写初一下地17课第7自然段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 2020-12-19 …
文段最后一句“好一个安塞腰鼓”中的“好”在文段中体现为A鼓声的巨大力量B茂腾腾的后生C变幻的舞姿文段 2020-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