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各题。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而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3)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___
A.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D.行李之往来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②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而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莫不殷忧而道著 | 殷:深切,深深 |
B.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 行路:走在路上 |
C.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 乐:以……为乐 |
D.亏无为之大道哉 | 亏:毁坏、减损 |
A.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 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
B.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C.则思知足以自戒 | 徒以吾两人在也 |
D.去今之墓而葬焉 | 归而求救国之策 |
A.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D.行李之往来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②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 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行路:路人.
(2)D A其,副词,难道…吗,表示反问/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B连词,如果…那么,表假设关系/连词,却;C连词,来,用来,表示目的关系/连词,因为;D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3)C A.纵情:古义,放纵情感,即“骄傲”;今义,尽情. B.婚姻:古义:即婚是对亲家之间女方的父亲,姻是男方的父亲 今义:指结为夫妻的关系.D.行李:古义 出使的人 今义 出门带的包裹.
(4)(6分)①实:的确;克:能;盖:表推测语气.句子翻译为: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而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
②虽:虽然;董:督责;振:通“震”,震慑.句子翻译为:虽然可以用严刑来督责他们,用声威震慑他们,但是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感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
答案:
(1)B
(2)D
(3)C
(4)(6分)①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而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
②虽然可以用严刑来督责他们,用声威震慑他们,但是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感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
参考译文:
(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地忧虑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但大功告成之后国君的品德就开始衰微了.国君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过去夺取天下时力量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力量不足,这是为什么呢?通常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已经成功,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虽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结成一家,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疾驰的马车却用腐烂的绳索驾驭,怎么可以疏忽大意呢?
做国君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这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国君和大臣没有大事烦扰,可以尽情享受出游的快乐,可以颐养得像赤松子与王子乔那样长寿,皇上弹着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再说什么,天下人就已经都有教化了.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劳神费思,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役使自己灵敏、明亮的耳、眼,减损顺其自然就能治理好天下的大道理呢!
(2)D A其,副词,难道…吗,表示反问/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B连词,如果…那么,表假设关系/连词,却;C连词,来,用来,表示目的关系/连词,因为;D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3)C A.纵情:古义,放纵情感,即“骄傲”;今义,尽情. B.婚姻:古义:即婚是对亲家之间女方的父亲,姻是男方的父亲 今义:指结为夫妻的关系.D.行李:古义 出使的人 今义 出门带的包裹.
(4)(6分)①实:的确;克:能;盖:表推测语气.句子翻译为: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而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
②虽:虽然;董:督责;振:通“震”,震慑.句子翻译为:虽然可以用严刑来督责他们,用声威震慑他们,但是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感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
答案:
(1)B
(2)D
(3)C
(4)(6分)①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而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
②虽然可以用严刑来督责他们,用声威震慑他们,但是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感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
参考译文:
(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地忧虑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但大功告成之后国君的品德就开始衰微了.国君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过去夺取天下时力量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力量不足,这是为什么呢?通常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已经成功,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虽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结成一家,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疾驰的马车却用腐烂的绳索驾驭,怎么可以疏忽大意呢?
做国君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这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国君和大臣没有大事烦扰,可以尽情享受出游的快乐,可以颐养得像赤松子与王子乔那样长寿,皇上弹着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再说什么,天下人就已经都有教化了.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劳神费思,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役使自己灵敏、明亮的耳、眼,减损顺其自然就能治理好天下的大道理呢!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请写出下列乎字的含义1.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2.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3.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 2020-04-06 …
急啊!雨暴而沼溢,酒暴而卮翻.沼之所受有常限;卮之所容有常量;人之所期有常德.逾其限,过其量,塞其 2020-05-16 …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法乎下,无所得矣题目写作文 2020-06-03 …
下面讲什么谁能用简单文字.《书·皋陶(gāoyáo)谟》云:“能哲而惠,何忧乎驩兜(huāndōu 2020-06-05 …
谁知道“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 2020-06-16 …
勤能补拙,俭以养兼.勤能补拙,俭以养兼.言必行,行必果,学以致用,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 2020-06-20 …
“自……,而物竞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而中国民气为之一变。”“大忧乎今日之中国,方为世界竞争之中 2020-06-23 …
解文言文郁离子忧,须麋进曰:“道之不行,命也.夫子何忧乎?郁离子曰:“非为是也,吾忧夫航沧溟者之无 2020-07-01 …
郁离子《忧时》翻译郁离子忧,须麋进曰:“道之不行,命也。夫子何忧乎?郁离子曰:“非为是也,吾忧夫航 2020-07-10 …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呼下,无所得矣。”问出处。”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 2020-0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