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分论点是什么?
题目详情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分论点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本文是作者一个报告中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他的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个论题进行论述的. 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作者解释“四书”中“格物”和“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这与现代学术的基础实地探察,即实验,恰恰是一致的.但是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于是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作者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说明王阳明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这是儒家传统的看法决定的. 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作者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可求到的.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要求:实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过程的向导.作者以探察竹子的性质为例,说明要得到关于竹子的知识,只有靠科学实验,消极观察、袖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 接着,作者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是中国学生大都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重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考试的成绩很好,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常常不知所措.二是作者以“个人的经验为证”,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误以为靠埋头读书能应付一切,结果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这就更加深刻地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也说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一是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二是应付世界环境也不可缺少.而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结尾提出了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
看了《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分论点是...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数学题.只有35分钟在线等,解答完整对的加分!抛物线y=ax^2-2ax+m经过点A(-1,0), 2020-05-22 …
大庭广众和众目睽睽的比较(最好有区分点),. 2020-06-12 …
.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O为小车运动的起始点,O点到A点之间点迹密集且有部分点 2020-06-19 …
请问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中后期着丝点分裂的时候纺锤丝也跟着分成了两段那么纺锤丝算不算染色体?请问生物 2020-06-21 …
13.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是()13.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植物细胞有丝分 2020-06-21 …
分子和密度的问题是否分子排列越紧密,物体密度越高?初2物理上说液体分子没有固体排列的紧密,但水银又 2020-07-15 …
共沸为什么比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沸点都低?一般沸点跟分子多少有关分子越大沸点越高但为什么共沸时其沸 2020-11-01 …
高等植物的有丝分裂个时期的区别和特点.高等植物的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有.1.分裂间期分裂前期,分 2020-11-06 …
地球有春分点公转到夏至点的过程中,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是怎样变化的呢?其他的阶段呢? 2020-12-07 …
天球及春分点的理解?天球是否随地球公转而动?还有春分点是太阳在黄道上从从天球南半球向北半球运动时和赤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