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①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的别致出色,乃是由于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①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的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
②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阴把小屋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③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1.第①段“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中的“许多特点”指哪些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显得含蓄而有风度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小屋“在形式,却像鸟一样,蝶一样”说明作者的观察点是________,突出了小屋________特点。
4.在第①段中作者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方法,写出了小屋________特点。
5.下面是对整个文段的分析,请选出分析不合理的一项
[ ]
A.第①段作者以满山的绿树,轻轻摇动,作为背景,将别致的小屋安在其中,给人一种画感。
B.第②段表现“小屋”“含蓄而有风度”既符合所写景致之特点,也符合本文作者所要表现的内在精神要求,可以说景和情高度一致。
C.第③段作者变换角度远观小屋,用“一些线条”、“一角屋檐”、“一排屋瓦”为说明小屋在树丛中若隐若现,作了交待,也是“像鸟、蝶一样”憩于枝头的条件。
D.整个文段从写小屋的“别致”,“含蓄而有风度”到“轻灵而自由”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渴望自由和向往自由的愿望。
解析:
1.静、小巧、别致 2.在枝叶伸展、树阴笼罩之中 3.仰视 轻灵 4.映衬 别致 5.D
一道计算题,三分之5-{三分之二+二分之一}除以四分之三十一注:乃大括号{乃小括号帮忙写出具体过程 2020-06-06 …
乃字头下面是个小字的字怎样打?会的人请教教我,我给他分,就像这样:乃小,那两个字上下合在一起,用全 2020-06-07 …
全新版《阅读训练80篇》的训练38:山间小记的第5小题答案是什么?用课外知识,举例说明"为了生长, 2020-06-14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0月11日)上午党人全城(武昌)光复,乃集阅马厂咨议局,商举军政府及推举都 2020-07-15 …
雷声大雨点小阅读答案雷声大雨点小?林之光①“雷声大雨点小”是个常见的成语。它形容计划很大,说得响亮 2020-07-24 …
文言文求解释当今天下,小人云集,不可亲见,网之甚繁!岂为何哉?言之,乃不得相见也!言之文雅,乃君子所 2020-11-23 …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后面的问题。牛跟蛙的故事:母蛙鼓足了气,问小蛙道:“牛有我这样大么?”小蛙答说 2020-12-03 …
求老师解答:快乐小阅读.快乐小阅读.每逢佳节倍思亲唐代有个大诗人,名叫王维.15岁那年,他就离开了家 2020-12-1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9分)七夕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 2020-12-22 …
父亲不矮小阅读答案.父亲不矮小阅读答案请你时间为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六一节前夕他因身 2021-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