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胃里藏着的乡愁黄磊①朋友相聚围坐餐桌旁,常常会有人吃到一道菜,或是一盅汤,然后就会意犹未尽地说起故乡的味道。每当这时,我就很羡慕对方,一边听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胃里藏着的乡愁
黄磊
    ①朋友相聚围坐餐桌旁,常常会有人吃到一道菜,或是一盅汤,然后就会意犹未尽地说起故乡的味道。每当这时,我就很羡慕对方,一边听人家讲,一边心里暗想着,故乡的味道究竟是什么?
    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尤其是对于中国人,故乡的概念就更是强烈,无论是相隔多远,或是离别多久,思乡之情都是中国人永远的情绪。依赖土地生存的状态在变迁中渐渐被改变,除去旧时战乱的影响,经济生活的巨变似乎作用更大,这几十年就更为凸显。人们不断向更为发达的地区迁移,打工、经商、求学、婚嫁,谋求转变。在离开熟悉的家园时,人们都会或多或少带着些熟悉的东西远行,自觉或不自觉,几张照片(现在更多是在手机相册中),用惯的物件,改不彻底或彻底不改的乡音,以前在动荡中颠沛流离,还会有人带上一捧泥土或是几块石子,这在许多诗与歌中似乎不乏表现。他们带上这些去往异乡,求索、挣扎、奋斗,再混入无奈、隐忍、失落。如果最终都没有选择放弃,换来的会是什么?稳定地活着也许就已经足够令人满足。在这样不简单的过程中,支撑着异乡客的又是什么呢?梦想,对于未来有着美好期待的梦想,甚至只是梦。无论梦或梦想,都只能暂时充当一下抚慰剂,毕竟还是会有太多睁开眼醒过神来的现实围绕在周围,乡音,遇到同乡可以痛快一下,平时还要尽力掩藏起来。照片看久了更想家,装在手机中不如装在心里边。至于泥土和小石子,还是留给诗人们吧。
    ③味道,口中的味道,从小到大每天都会遇到的那种味道,不用思索出处与构成,更不用像某些“美食家们”东说西指故弄玄虚地摇头抿嘴长吁短叹。只需要将熟悉的味道放入口中,说不清是哪种滋味,也不需要说清楚。这时故乡就会出现在口中,浮现在心底。这时你的乡思也好,乡愁也罢,全都化成了你味蕾的记忆,这记忆中有美妙感,还有烟火气。或许吧,他们孤独在外时的那一道家乡菜,甚至连菜都不算,而只是一款调味品,一颗茶叶蛋,一包牛肉干,这一切都会是身处他乡的人们最温暖最贴心的抚慰。
    ④所以,故乡的味道是永远带在身上的,不用刻意而为,不用精心呵护,它就在那里
    ⑤记忆中我从来没有过故乡的味道这样的感悟,有不少人会类似于我的情形,这和家庭的构成与成长的环境有关。我祖籍在江苏,生在江西,成长在北京,儿时又常常住到湖南的外公外婆家。父母都会做饭,但系统又不一样,而我在每一处的生活又都不算长,我总会想,我的那一份特殊的味道在哪儿呢?似乎我是没有的,因为我没有真正意义的、生与长的那一片故土。有几次到国外旅行,倒是体会了这种感觉,吃了几次面包夹牛肉饼后冲进一家带洋味的中餐馆,顿时有了一种温暖和安全。吃完几个朋友还会一起感叹口味真是永远改不掉哇,可这样的体验又有些少,而且体验的范围也太宽泛。其实还真是有些遗憾,在饭桌上少了谈资,更在路途中缺了支点。
    ⑥前几月,我妈打电话说她算错了日期,所以提前一个月准备了端午节的饭菜,叫我们回去吃。那天父亲照例做了个扣肉,母亲包了碱水粽,我吃着吃着忽然想起了儿时有一次的端午,父母出差不在,外公从湖南来北京带我们姐弟俩,他没有包粽子,也没买到,我哭闹着说全世界都吃粽子就我没有吃到,后来这成为家人聚会的笑谈。还有扣肉,儿时吃肉的次数还可以,但扣肉这种整块五花肉的消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每次父母提前预告说今晚有扣肉,我们就会很兴奋。写完作业就跑到院子里玩,爬树上房恶作剧是我的强项,然后就听见妈妈在门口喊吃饭啦,平日三次五次都不应,有扣肉的日子喊一声便下树往家跑。
    ⑦也许吧,我没有故乡的味道,可冲进小小的家,闻到肉香、米香、煤火味、两样青菜爆出的菜油味,以及父母年轻的身影,这一切就是我的故乡的味道。
(1)当朋友相聚意犹未尽地说起家乡的味道,“我”为什么会“很羡慕”?
(2)作者指出,在人们不断向更发达的地区迁移的过程中,始终在支撑他们的是什么?
(3)结合具体语境,品读下列句子。
所以,故乡的味道是永远带在身上的,不用刻意而为,不用精心呵护,它就在那里。
(4)联系前后文,说说文中第⑥节写儿时故事的作用。
(5)文章最后说“我没有故乡的味道”,又说“这一切就是我故乡的味道”,这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是对内容概括的考查,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逐条总结即可,在总结的时候寻找每段的中心句和文章的中心句.或者找到重点词语,用自己的语言将词语整理组合也可.从第5段可以概括出,因为父母的原因,和我到到每一处时间不算长,因此“我从来没有过关于故乡味道的感悟”“因为我没有真正意义的、生与长得那一片故土”.对故乡味道的体验少之又少,心存遗憾,在饭桌上也就少了谈资,从而只有羡慕他人.
(2)本题是信息筛选能力的考查.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根据提示,在上下文中筛选出关键信息.从第3段对梦想和乡音的否定,可以从第四段找到“他们孤独在外时的那一道家乡菜,甚至连菜都不算,而只是一款调味品,一颗茶叶蛋,一包牛肉干,这一切都会是身处他乡的人们最温暖最贴心的抚慰”
(3)本题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考查.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含义以及蕴含的感情.“永远带在身上的,不用刻意而为,不用精心呵护,它就在那里”以拟人化的语言点明故乡的味道存在于人身心深处,无法忘却,无法磨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本题是对段落作用的考查.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段落位置不同,结构作用不同,表述语言有所不同.文章开头结构上:引出下文;为…作铺垫;营造了…氛围;交代背景或原因;点明中心.内容上: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奠定感情基调,引出下文…内容.文章中间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承接上文…,引出下文…,为…作铺垫.第六段回忆小时候吃扣肉的事情,承接上文“父亲照例做了个扣肉,母亲包了碱水棕”的叙述,回忆儿时的事情,表现家庭的亲情生活、亲人的关爱.二是自然引出下文的感慨.因此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5)本题是对文意和句子含义的理解,结合文段和主旨,分析句子的含义即可.从文中““因为我没有真正意义的、生与长的那一片故土”可以看出“我没有故乡的味道”,是针对自己从小生活的特殊情况而言的;而从家,从家的肉香、米香、煤火香,以及父母的身影和家的温暖可以看出说我是有故乡的味道”的,因此我没有固定的某个地方的回忆,但是家的味道就是我的温暖回忆.因此不矛盾.
答案
(1)“我从来没有过关于故乡味道的感悟”“因为我没有真正意义的、生与长得那一片故土”,对故乡味道的体验少之又少,心存遗憾,在饭桌上也就少了谈资,从而只有羡慕他人.
(2)不是梦想,不是乡音,而是味道,是从小到大每天都会遇到的那种味道,或许是一道家乡菜,甚至只是一款调味品,一颗茶叶蛋,一包牛肉干…这一切都会是身处他乡的人们最温暖最贴心的抚慰,是最有力的支撑.
(3)感情真挚,感触深刻,点明故乡的味道存在于人身心深处,无法忘却,无法磨蚀.
(4)一是承接“父亲照例做了个扣肉,母亲包了碱水棕”的叙述,回忆儿时的事情,表现家庭的亲情生活、亲人的关爱.二是自然引出下文的感慨.
(5)不矛盾.说“我没有故乡的味道”,是针对自己从小生活的特殊情况而言的;说“这一切就是我故乡的味道”是从家,从家的肉香、米香、煤火香,以及父母的身影和家的温暖等方面来说的.
看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胃里藏...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动物王国里出现了盗窃案,小狐狸说我没偷,小狗说我也没偷,小猪说小狐狸说的是真话,它们之中只有一个说  2020-05-16 …

现有张三,李四,王五三人.张三说李四在说谎,李四说王五在说谎,王五说张三李四都在说谎,请问?张三,  2020-06-13 …

甲:我说的是真话.乙:丁说的是假话.丙:如果乙说的是假话,那么我说得就是真话.丁:他们3个甲:我说  2020-06-15 …

甲乙丙丁帮老师打扫卫生,甲说不是我,乙说是丁,丙说是乙,丁说乙说的是假话,四人中一人说的是真活,人  2020-06-15 …

甲乙丙丁四人中有一人做了好事,甲说“是乙做的”乙说“是丁做的”丙说“不是我做的”丁说“乙在说谎”已  2020-06-15 …

甲乙丙三人同时说了如下三句话甲说:已在说谎;乙说:丙在说谎;丙说:甲和乙都在说谎.如果三个人中只有  2020-06-16 …

奇怪的推论题唐僧来到说谎国看见四个人说了一番话唐僧问你们谁说谎了甲说;我们四个都说谎乙说;四人中只  2020-07-30 …

C/C++谁做了好事一个同学做了件好事,没有留名。A说:不是我。B说:是C。C说:是D。D说:C胡说  2020-11-04 …

四名犯罪嫌疑人中有有一名是犯罪.以下是四名犯罪嫌疑人的证词.甲说:丙是罪犯.乙说:我不是罪犯.丙说:  2020-11-07 …

有4位同学中的一位做了好事,不留名,表扬信来了之后,校长问这4位是谁做的好事.A说:不是我.A说:不  2020-1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