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材料二夫仁谊礼知信五

题目详情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材料二  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国家将有失道之政,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万物皆有此理,理旨同出一源。……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

                                                ——《朱子语类》卷18

    材料四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茶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道德规范的核心思想。(2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提出道德准则的出发点及根本目的。(3分)

 

(3)材料三中,朱熹对道德规范提出了什么新的见解?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4分)

 

(4)据材料四概括“良知”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4分)

 

(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认识。(2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仁;克己复礼。(2分)

(2)出发点:规劝统治者实行仁政。(1分)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2分)

看了(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材料:材料一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阅  2020-04-06 …

3Q1朝臣待漏五更时,铁甲将军夜度关,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闲.打一动物2逢人患难要施仁,望  2020-05-22 …

朱元璋认为:“先王不施赏而民观于善,不施罚而民不为戾,何也?仁义本之也,商变夏,周变商,仁义未尝改  2020-07-28 …

阅读下文,完成1~5题。曰:“……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阅读  2020-11-21 …

文章过秦论中,最后一句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在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秦不施仁义?求教!!  2020-12-08 …

文章最后,作者总结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在以下的几种解释中,你认为哪一种最  2020-12-08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古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贾谊和司马迁都是西汉著名文学家.贾谊在《过  2020-12-08 …

下面是《孟子》中关于治国的语录,阅读后用一个词语概括孟子的治国思想。材料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译  2021-01-08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提出了“亡国”和“亡天下”两个概念,其中“亡天下”的确切含义是:A.封建王朝  2021-01-17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提出了“亡国”和“亡天下”两个概念,其中“亡天下”的确切含义是:A.封建王朝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