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小题。题扬州禅智寺①杜牧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注:①唐文宗开成二年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小题。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注:①唐文宗开成二年(837),杜牧的弟弟患眼病寄居扬州禅智寺。杜牧得知消息即携眼医石生赴扬州探视。
小题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从“蝉”和“秋”这两个字来看,其时当为初秋。“蝉噪”就使人觉得音色的凄咽。
B.颔联从视觉角度写静。“满阶砌”的青苔、“故迟留”的白鸟写出了禅智寺的空寂。
C.颈联从明暗的变化写静。前句于浓荫暮霭的幽暗中见静;后句从暗中见明来反补一笔,颇得锦上添花之致。
D.这首诗写扬州禅智寺的静,开头用动中一静衬托,结尾用静中一动突出,相映成趣,艺术构思是十分巧妙的。
小题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景。诗人用意遣词十分精细。风中摇曳的松枝、桂树露出了萧瑟秋意,烘托出禅智寺的冷寂。
B.颔联中的青苔、白鸟,似乎是所见之物,信手拈来,却使人倍觉孤单冷落。
C.从颈联中可以获知禅智寺的周围树林茂密,阳光几乎透射不进,夕阳西下时,沉沉的暮霭产生了。
D.尾联诗人感慨自己身处如此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却只能在静寂的禅智寺中凄凉度日。想到国家衰败这一局势,诗人的伤感油然而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D
小题1:D


小题1:这首诗写扬州禅智寺的静,开头用静中一动衬托,结尾用动中一静突出,一开篇,一煞尾,珠联璧合,相映成趣,艺术构思是十分巧妙的。
小题1:本诗中并未提及国家局势的衰败,属无中生有。
看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小题。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给《竹石》这首古诗回答问题.假如你是竹子你会对狂风说些什么?诗只写了竹子吗,还写了什么?  2020-06-04 …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这首  2020-06-16 …

请赏析竹陈与义高枝已约风为友,密叶能留雪作花.昨夜嫦娥更潇洒,又携疏影过窗纱.请回答:这首诗写的是  2020-06-25 …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兰竹诗郑板桥四时花草最无穷,时到芬芳过便空。唯有山中兰与竹,经春历�  2020-07-08 …

故事填空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成为我国诗画传统题材.早在《诗经》中就有提到竹子的  2020-07-13 …

阅读理解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早在《诗经》中就有提到竹子的  2020-11-13 …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  2020-11-24 …

古诗填空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成为我国诗画传统题材.早在《诗经》中就有提到竹子的诗  2020-12-01 …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  2020-12-07 …

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早在《诗经》中就有提到竹子的诗:“(  2021-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