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小题。题扬州禅智寺①杜牧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注:①唐文宗开成二年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小题。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注:①唐文宗开成二年(837),杜牧的弟弟患眼病寄居扬州禅智寺。杜牧得知消息即携眼医石生赴扬州探视。
小题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从“蝉”和“秋”这两个字来看,其时当为初秋。“蝉噪”就使人觉得音色的凄咽。
B.颔联从视觉角度写静。“满阶砌”的青苔、“故迟留”的白鸟写出了禅智寺的空寂。
C.颈联从明暗的变化写静。前句于浓荫暮霭的幽暗中见静;后句从暗中见明来反补一笔,颇得锦上添花之致。
D.这首诗写扬州禅智寺的静,开头用动中一静衬托,结尾用静中一动突出,相映成趣,艺术构思是十分巧妙的。
小题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景。诗人用意遣词十分精细。风中摇曳的松枝、桂树露出了萧瑟秋意,烘托出禅智寺的冷寂。
B.颔联中的青苔、白鸟,似乎是所见之物,信手拈来,却使人倍觉孤单冷落。
C.从颈联中可以获知禅智寺的周围树林茂密,阳光几乎透射不进,夕阳西下时,沉沉的暮霭产生了。
D.尾联诗人感慨自己身处如此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却只能在静寂的禅智寺中凄凉度日。想到国家衰败这一局势,诗人的伤感油然而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D
小题1:D


小题1:这首诗写扬州禅智寺的静,开头用静中一动衬托,结尾用动中一静突出,一开篇,一煞尾,珠联璧合,相映成趣,艺术构思是十分巧妙的。
小题1:本诗中并未提及国家局势的衰败,属无中生有。
看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小题。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个竹竿,横着比门框宽4尺,竖着比门框高2尺,若沿两个对角线斜着拿竹竿,不多不少刚好进去,求竹竿的  2020-04-13 …

从前一个醉汉拿着竹竿进屋,横拿竖拿都进不去,横着比门框宽4尺,竖着比门框高2尺,有个人教他沿着门的  2020-05-13 …

从前一个醉汉拿着竹竿进屋,横拿竖拿都进不去,横着比门框宽4尺,竖着比门框高2尺,有个人教他沿着门的  2020-05-13 …

有一根竹竿,不知道它有多长.把竹竿横放在一扇门前,竹竿长比门宽多4尺;把竹竿竖放在这扇门前,竹竿长  2020-05-13 …

有一根竹竿,不知道它有多长.把竹竿横放在一扇门前,竹竿长比门宽多4尺;把竹竿竖放在这扇门前,竹竿长  2020-05-13 …

有一根竹竿,不知道它有多长.把竹竿横放在一扇门前,竹竿长比门宽多4尺;把竹竿竖放在这扇门前,竹竿长  2020-05-23 …

一只小猴顺着一根斜放的竹竿往上爬,眼睛一直盯着挂在上端的帽子,在爬行过程中,视线与水平方向所成的角  2020-06-20 …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小圆黎简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幽竹如人静,  2020-06-28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竹子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却息息相关。青青翠竹,  2020-11-26 …

从前有一天,一个醉汉拿着竹竿进屋,横竖都拿不进去,横着比门框宽4尺,竖着比门框高2尺.另一个醉汉教他  2020-1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