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汉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相国为上在军,乃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军,如(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 ~ 9 题。

     汉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相国为上在军,乃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军,如(平)陈 (反)时。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余年矣,皆附君,常复孳孳得民和。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上心乃安。”於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说。

  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贱强买民田宅数千万。上至,相国谒。上笑曰:“夫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相国,曰:“君自谢民。”相国因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禽兽食。”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乃为请吾苑!”乃下相国廷尉,械系之。数日,王卫尉侍,前问曰:“相国何大罪,陛下系之暴也?”上曰:“吾闻李斯相秦皇帝,有善归主,有恶自与。今相国多受贾竖金而为民请吾苑,以自媚於民,故系治之。”王卫尉曰:“夫职事苟有便於民而请之,真宰相事,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且陛下距楚数岁,陈 、黥布反,陛下自将而往,当是时,相国守关中,摇足则关以西非陛下有也。相国不以此时为利,今乃利贾人之金乎?且秦以不闻其过亡天下,李斯之分过,又何足法哉。陛下何疑宰相之浅也。 ”高帝不怿。是日,使使持节赦出相国。相国年老,素恭谨,入,徒跣谢。高帝曰:“相国休矣!相国为民请苑,吾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也。”

  何素不与曹参相能,及何病,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何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注:分过 ,分担过错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 .今乃 贾人之金乎?          利:以 —- 为利(贪求)

  B .愿令民得入                田:耕种

  C .毋收 稿 为禽兽食              稿:秸秆

  D. 高帝曰:“相国 矣! ”     休:休息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 夫相国 利民 / 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B. 李斯 分过,又何足法哉 / 其李将军 谓也

C. 相国不 此时为利 / 鲍叔不 我为贫

D. 百岁后 / 公子 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3 分)

A .萧何为皇上行军打仗时,能安抚勉励当地百姓,并且把自己的家财全部捐献给军队。

B .当高祖责备萧何低价强买百姓田地房产时,萧何趁机向皇帝提出把上林苑让给百姓耕种的请求。

C .高祖对萧何为民请求上林苑之事很不高兴,拘禁了萧何,但最终还是听从了王卫尉的劝说释放了萧何。

D .萧何病重时,孝惠帝亲自去探视,当问及谁可接替萧何的位置时,他对孝惠帝把曹参作为人选表示同意。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l)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3 分)                                                                                          

  (2) 且秦以不闻其过亡天下,李斯之分过,又何足法哉。                       4 分)                                       

  (3) 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 3 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5 . D (休:不要这样)

6 . A ( A :竟然; B :取消独立性、宾语前置的标志; C :在、把; D :如果、即使)

7 . A( 萧相国因为皇上在行军打仗时 )

8 . (l) 公子为人仁厚而礼贤下士(或自居与士人之下),士人无论有无才能还是没有才能,(他)都谦恭地按礼节同他们交往,不敢因为(或凭借)自己富贵而在士人面前自高自大。(评分参考:①下:礼贤下士, 1 分;②无 ,无论, 1 分; ③ 不肖,不才, 1
④状语后置, 1 分)( 4 分)

  (2) 况且 秦始皇因为不知道自己的过错而失去了天下,李斯 ( 为主上 ) 分担过错(的做法),又有什么值得效法的呢?( 3 分)

(评分参考:①且 ,况且, 1 分; ②足,值得, 1 分;③法,效法, 1 分)

  (3) 后代子孙(如果)贤德,可以从中学我的俭朴;(如果)不贤能,(这种房屋)也不会被有势力的人家所侵夺。”( 3 分)

(评分参考:①师 ,学习, 1 分; ②势家,有势力的人家 , 1 分; ③被动句式 1 分)

附参考译文:

      高祖十二年秋天,黥布起兵反叛,高祖亲自统率军队前去讨伐,在军中多次派遣使者来问相国在做些什么。相国因为皇上在军中,就努力安抚勉励百姓,把所有的东西都送去供应军需,就像平定陈 豨 叛乱时一样。有个说客对相国说:“您要不了多久就会遭受灭族的惨祸了。您位为相国,功居第一,难道还可以再增加吗?而您从刚进关中的时候起,就深得 民心,到现在已有十多年了,百姓们都亲附您,您总是勤勉办事,得到百姓的欢心。皇上之所以屡次派人来问您的情况,是怕您利用自己的威望动摇关中。如今您何不多买些田地,并低价赊购、借贷来玷污自己,(如果这样做的话,)皇上对您就放心了。”于是相国听从了他的计策,高祖很是高兴。

     高祖平定了黥布的叛乱,撤军返回长安。百姓们拦路上书告状,控告相国用低价强行购买民间的土地房屋,价值数千万之多。高祖回到宫中,相国前来拜见。皇上笑着说:“当相国的竟然侵夺民众的财产,为自己谋利!”把百姓们的控告信全部交给相国,说道:“你自己去向民众谢罪吧!”相国乘机为百姓们请求说:“长安一带地方狭窄,而上林苑中空地很多,白白地抛荒,希望下令让民众进去耕种,(收成后粮食归耕者所有,)禾秸则不许收走,留下来作苑中禽兽的食料。”高祖大发雷霆,说:“相国你大收商人的财物,却来讨取我的上林苑!”于是就下令把相国交给廷尉拘禁起来,还给他上了刑具。过了几天,一个姓王的卫尉侍从高祖,上前问道:“相国犯了什么大罪,陛下怎么突然把他关起来了?”高祖说:“我听说李斯担任秦始皇的宰相,办了好事都归功于主上,有了错误则自己承担。现在相国大量接受那些下贱的商人们的金钱,却来为百姓求取我的苑林,想以此来讨好百姓,所以我要把他关起来治罪。”王卫尉说:“要说在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内,如果有对民众有利的事就为他们向陛下请求,这真是宰相应做的事,陛下怎么竟然怀疑相国接受了商人的贿赂呢?况且当初陛下与楚军相持不下,有几年之久,陈 豨 、黥布反叛时,陛下亲自率军外出平叛,在那个时候,相国留守关中,(如存异心,)只要稍有举动,函谷关以西的地方就不属陛下所有了。相国不在那时为自己谋利,现在难道会贪求商人的金钱吗?再说秦皇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过错而失去了天下,李斯为主上分担过错的做法,又有什么值得效 法的呢?陛下怎么能用这种浅陋的眼光来怀疑宰相。”高祖听了,心中很不愉快。当天,派遣使者手持符节赦相国出狱。相国已经年老,平日一向谦恭谨慎,进宫拜见皇上时,光着脚步行表示谢罪。高祖说:“相国请别这样!相国为百姓请求上林苑中的空地,我不允许,不过是我成了桀、纣那样的昏暴君主,而相国却是贤明的宰相。我故意把相国关起来,是想让百姓们都知道我的过错。”

    萧何向来与曹参不和,到萧何病重时,孝惠帝亲自去探望相国的病情,顺便问他:“您百岁之后,谁可以继代您的职位?”萧何回答说:“了解臣下的莫过于君主。”孝惠帝接着问:“曹参这个人怎么样?”萧何叩头说:“皇上您找到合适的人了!我死而无憾了!”

    萧何购置土地房屋一定选择贫穷僻远的地方,营造宅第也从来不修建围墙。他说道:“后代子孙如果贤德,可以从中学我的俭朴;如果不贤无能,(这种房屋)也不会被有势力的人家所侵夺。”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