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注释(1)盍
题目详情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注释】 (1)盍彻乎:盍,何不。彻,西周时期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 即抽取十分之一的税。 (2)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 有若的观点体现了儒家的什么思想?联系社会实际,试做简要分析。(100字左右)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体现了儒家“以民为本”(民本)思想。 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这里,有若的观点是,实行“彻”制,减轻赋税,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老百姓一定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 |
鲁哀公问有若说:“今年遭了饥荒,用度不足,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何不实行彻法,收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收十分之二的税,我还不足,怎能实行十分之一的税法呢?”有若说:“百姓富足,君主怎么会不足呢?百姓不足,君主跟谁去取得富足呢?” |
看了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记载:“景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当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赁 2020-04-06 …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急求英文译文都督阎公之不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 2020-06-0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8分)上梅直讲书苏轼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 2020-06-11 …
晏子振民求“景公之时饥……则依物而偶于政”的译文 2020-06-17 …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瑶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食 2020-06-17 …
英语翻译秦穆公见晋媵有百里奚之名,而无其人,怪之.公子絷曰:“故虞臣也,今逃矣.”穆公谓公孙枝曰: 2020-06-17 …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记载:“景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当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赁 2020-06-19 …
王勃著《腾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之不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 2020-06-28 …
英语翻译太史公曰“余寻曹共公之不用僖负羁,乃乘轩者三百人,知唯德之不建.及振铎之梦,岂不欲引曹之祀 2020-07-06 …
将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译文:( 2020-1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