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无与为乐者___      
(2)使官吏分堵以守___ 
(3)轼武卫营___        
(4)全其城___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___
A.①吾在                         ②金陵人
B.①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②迷,不复得路
C.①尾于城                     ②引凄异
D.①禁军且为我尽力       ②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__
(2)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___
4.【甲】文结尾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乙】文体现了苏轼怎样的品质?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推断词语的意思.词语所在的句子的理 ①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想到.②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使:...
看了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当止不止有樵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穴故嵌空而缭曲,辗转内避,渐不容虎,而虎必欲搏樵者,  2020-06-04 …

阅读文言文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020-06-12 …

文言文阅读。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  2020-06-12 …

(12分)比较阅读甲文《记承天寺夜游》和乙文《湖心亭看雪》。甲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  2020-06-17 …

说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遂依而截之”这三句里的“者”“执”“遂,而”的用法还有《执  2020-06-17 …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回答1-3题。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  2020-06-19 …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  2020-07-01 …

这两段文字都写了“月景”,但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  2020-07-06 …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记承天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  2020-07-06 …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入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2020-0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