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记承天寺夜游月下庭中景色的句子是

题目详情
记承天寺夜游 月下庭中景色的句子是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月下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庭院下的月光像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有像藻、荇那样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澄澈的月光比成积水,用交错相生的水草比喻竹柏的影子,虚实相生,相映成趣,化无形为有形.“积水空明”写出了月光的皎洁,空灵,“藻荇交横”写出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前者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后者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见其静,一正写,一侧写,从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也折射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读者自可以发挥想象: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更妙的是,“水”中还有水草漂浮,游荡,于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比拟、比喻手法精当,新颖,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更体现出了月光清凉明净的特点.衬托出作者闲适的心境(庭中夜色)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看了 记承天寺夜游月下庭中景色的句...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记承天寺夜游写夜游承天寺时,为什么不写寻张怀明的情景和到承天寺的经过?你的见解如何?  2020-05-17 …

谁知道这个文言文,最后一句的意思就是,梵天寺木塔中,最后那里,是称赞喻皓的高明,还是匠师的高明  2020-06-17 …

记承天寺夜游问题,回答者必中谢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020-07-01 …

《记承天寺夜游》VS《答谢中书书》甲《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020-07-06 …

《记承天寺夜游》VS《答谢中书书》甲《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020-07-06 …

《记承天寺夜游》中,文字极少,但内容丰富,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2020-07-06 …

求详细解答:《记承天寺夜游》VS《《记承天寺夜游》VS《答谢中书书》甲《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  2020-07-11 …

"学习了梦溪笔谈二则,对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你一定有许多想说的话,请你写下来"二则一个是  2020-07-25 …

苏轼有一首诗想不起来了.大概意思是满目山河无主唯闲人是主.这首诗是什么?(不是承天寺夜游)  2020-11-23 …

记承天寺夜游,学过的孩纸来1.请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记承天寺夜游》中对月光的描写,并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  2020-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