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送别诗,为什么一直描写小草?请说明理由!
题目详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送别诗,为什么一直描写小草?请说明理由!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题目是《赋得古原草送别》,诗扣题目甚紧:先写古原草,后写送别,但 写古原而暗寓别情,写送别而不离草色.第一句以“古原草”点题,前加“离 离”,状其稠密、茂盛,与次句的“荣”和末句的“萋萋”呼应.次句“一岁 一枯荣”虽“荣”、“枯”并举,却落脚于“荣”,表明在诗人的审美意识中,“荣”是主要的、本质的.春“荣”冬“枯”,这是“原上草”的特点.诗人 倒置一岁之中先“荣”后“枯”的顺序,既表现了“原上草”的顽强生命力,又在读者面前展开了“离离”,绿遍古原的画卷.次联“野火烧不尽”承“枯”,“春风吹又生”承“荣”.就字面看,两相对偶,铢两悉称;但就意义言,却 一气奔注,上下贯通,讲的都是“原上草”,而重点落到下句,与第二句“荣”、 “枯”并举而重点归“荣”契合.第三联就“春风吹又生”作尽情描绘.出句 从嗅觉方面落墨:“远芳”,即播散得很远的“草”香.这“草”香,从“原” 上散发,直侵入伸向天边的“古道”.对句从视觉方面着笔:“晴翠”,即阳 光下闪亮的“草”色.这“草”色,从“原”上延展,直连接遥远的荒城.十 个字,把经过野火焚烧的“原上草”,写得何等色香兼美,气势磅礴!以上赋 “古原草”,似与“送别”无关.而读到尾联,便感到前面所写的“离离”之 “草”立刻充满“别情”.眼前是“古原”,而“王孙”一去,不是首先要穿 过那“古原”吗?“原上草”“远芳侵古道”,“王孙”不是也要随着“远芳” 踏上“古道”吗?“原上草”“晴翠接荒城”,“王孙”不是也要随着“晴翠” 走向“荒城”吗?诗中的两个“又”字,看来是有意重复.“原上草”“一岁” 一“枯”,而“春风吹又生”,循环不已.每当“原上草”“春风吹又生”,就“又送王孙去”,也循环不已.就这样,作者把“咏物”和“送别”多层次 地、紧密地结合起来了.前六句,以“原上草”为主语,一气盘旋,胍络分明.后两句以“又送” 转入“送别”,又以“萋萋”照应首句的“离离”,回到“原上草”.章法谨 严,通体完美.中间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联,对仗工整而气势流 走,充分发挥了“流水对”的优点.它歌颂野草而又具有普遍意义,给人以乐 观向上的鼓舞力量.蔑视“野火”而赞美“春风”,又含有深刻寓义.它在当 时就受到前辈诗人称赞,直到现在还被人引用,并非偶然.15
看了赋得古原草送别是送别诗,为什么...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人工挖孔桩的试块送检是否是按桩直径大于1米的按每根桩送,小于一米的每50立方送一组啊 2020-03-30 …
传送带位移问题一水平直传送带以速率V=2m/s匀速运行,传送带把A处的弓箭送到B处AB相距s=10 2020-05-17 …
一平直传送带以2米每秒匀速运行,把A处物品送到B处,AB相距10米.从A把物品轻轻放在传送带上,经 2020-05-23 …
小红和小方主在同一条街的两端,彼此送贺卡,她们同时出发,各自的速度不变,将贺卡送小红和小方主在同一 2020-06-06 …
下列文学形式兴起的先后顺序是A.诗歌——词——赋——散曲B.楚辞——诗歌——戏剧——小说C.戏剧— 2020-06-11 …
名著阅读。小题1:《水浒传》中,负责押送生辰纲的是谁?押送过程中他一直谨慎小心,你能从哪些情节中发 2020-07-08 …
工厂总工程师张总家距厂较远,每天都由厂里小车接送,小车到接送停靠站……某工厂总工程师张总家距厂较远, 2020-11-14 …
把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的横线上。信仰真理爱把赋予房子就是家庭,把正直赋予城市就是社区,把赋予一堆红砖就是 2020-11-25 …
中学生小阳在公交汽车上,看见两个扒手在偷乘客的钱包。小阳没有直接喊抓小偷,而是假装肚子疼请求司机将他 2020-12-13 …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送别诗,为什么一直描写小草?请说明理由! 2021-0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