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种群数量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种群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上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随

题目详情
种群数量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种群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上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总面积为2hm2(1hm2=10 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个体数雄性个体数
初捕32321220
重捕3241616
①这种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称为___。
②该草地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为___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后会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__(高∕低)。
③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___。
(2)某研究所对某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图一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作业帮
①图二中 A﹑B 能反映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
②t2 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__(答出两点即可)。
③在 t1 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最可能为___型。
④若在 t2 时种群数量为 K,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被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___水平。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①田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采用标志重捕法,前提是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
②该草地中布氏田鼠的平均密度为32×32÷4÷2=128只/hm2.再捕的田鼠中已经被捕的比例少了,故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比实际的高.
③根据两次捕获的田鼠中雌雄个体数可得种群中性别比例为♀/♂=(12+16)÷(20+16)=7:9.
(2)①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刚开始食物、空间充裕,种群数量增长,但由于食物、空间有限,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减慢,最终保持相对稳定,所以种群数量表现为S型曲线,即B图.
②t2时,种内斗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升高,所以种群数量不再增加.
③t1时种群数量增加,此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④由于K/2时种群的增长速度最快,所以此时捕捞有利于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受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
故答案为:
(1)①标志重捕法         
 ②144   高         ③7:9
(2)①B
②食物和空间不足、捕食者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加剧(合理即可)
③增长
④K/2
看了种群数量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