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湖南衡阳)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9分)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①人们不喜欢台风,也害怕闪电。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台风和闪电,又将怎样呢?②
(2014 .湖南衡阳)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9分)
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
① 人们不喜欢台风,也害怕闪电。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台风和闪电,又将怎样呢?
② 假如没有台风,全世界本已严重的水荒就会更加严重。台风能为人类送来大量的淡水资源。据测算,一个 直径不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近30亿吨降水。每年,台风给中国、日本、印度、菲律宾、越南以及美国沿海地 区带来的水量,往往要占到当年降水量的25%以上。在炎热的季节里,台风暴雨的光临,可以缓解旱情,使作物煥 发生机。
③假如没有台风,世界各地冷热将会更不均衡。赤道地区日照最多,气候炎热。台风最大时速可达200千 米,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带走这一地区的热量,热带便会更热,寒带也会更冷,而温带将从地球上消失。
④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奋的“清洁工”。雷电交作时,空气中的部分氧气会激变成臭氧。稀薄的 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闪电过程中产生的 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更加清新宜人。
⑤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据估计,每年地球上空会出现31亿多次闪电,平均每 秒钟100次。每次放电,其电能高达52 700千瓦时,连世界上最大的电力装置都不能和它相比。空气中含有占总体积78%的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的氮气,闪电时,电流高达10万安培,空气分子在瞬间被加热到3万摄氏度以 上,致使大气中的氮和氧化合,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继而转化生成二氧化氮;雨水又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 酸;含有微量硝酸的雨水降落地面后即是作物可以直接吸收的氮肥。据测算,全球每年由雷雨(闪电) “合成”的氮 肥达5亿吨。这5亿吨从天而降的化肥,相当于5万个年产1万吨的化肥厂的产量总和。
1. 假如没有台风,会出现哪些严重后果?(2分)
2. 第②段“往往要占到当年降水量的25%以上”这句话中的“往往”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3. 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4. 请根据提示填空,简明地介绍雷雨(闪电) “制造”氮肥的过程。(2分)
① —②一氧化氮^>二氧化氮—③ —④硝酸+雨水=> 氮肥
(2014 •山东济南)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15分)
翩獼双飞燕
① 鸟族中,与人类关系最亲密的当属燕子。几千年里,人们一直把燕子视为祥鸟、瑞鸟,欢天喜地恭迎,小心 翼翼侍奉,不仅宅第开放,檐梁裸呈,甚至夜不闭户。
② 燕子身体俊长,背羽大都呈灰蓝黑色,因此,古人又称之为玄鸟。它体态轻盈,两翼狭长,善于飞行。滑翔 时,两翼平展于体侧,如同镰刀,尾巴分叉像剪子。它飞行迅速如箭,喜欢俯冲疾驰,忽上忽下,时东时西,能在比 其身躯长度还小的距离内作九十度转弯,堪称飞行“高手”。
③ 燕子是鸟类家族中的“游牧民族”。每当秋天来临,它们就成群地飞向南方;到第二年春暖花开,又飞回原 来生活过的地方。“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迁飞多远,匚□隔着万水千山,它们□能靠着自己惊 人的记忆力返回故乡。
④ 表面上看,是北国冬天的寒冷使燕子离乡背井,其实不然。燕子以昆虫为食,且习惯于在空中捕食飞虫。 可是,北方的冬季没有飞虫可供燕子捕食。燕子不能像啄木鸟那样去发掘潜伏的昆虫的虫卵、幼虫和虫蛹,也不 能松鸡那样冬季杂食浆果、种子或改吃树叶,食物的匮乏使燕子不得不每年都要秋去春来,南北迁徙。
⑤ 燕子一般在4〜7月返乡。返乡后,头一件“大事”便是雌鸟和雄鸟共同建造自己的家园,有时补补旧巢,有 时建个新巢。他们不断衔来泥土、草茎、羽毛等,再混上自己的唾液,终于,一个崭新的碗形巢便出现在人家屋檐 下了。
⑥ 鸟族中,燕子是出了名的勤勉,除迁徙、筑巢之累,更体现在哺雏之劳上。“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橡间,一巢生四儿。......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曰,母瘦雏渐肥......”燕子每年繁殖两窝,大多在5
月至6月初和6月中旬至7月初。每窝产卵4〜6枚,卵乳白色。
⑦ ,而且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审美愉悦。春燕、征燕、归燕、新燕、旧燕、喜燕、劳燕、
双燕......单看人们对燕子的称呼,就令人浮想联翩。
⑧ 古诗文中,燕子几乎是被歌咏最多的。“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在陶渊明笔下,喃喃绕梁、人燕同居,是 多么美好的情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带给白居易多少早春到来的欣喜;“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 相识燕归来”,燕子北迁南徙,归去来兮,成了晏殊眼中伤春感时的最佳情物。古时候,人们还常把山河羁旅、家国 破碎的伤痛与燕子连在一起。“满地芦花和我老,]曰家燕子傍谁飞”,故园颓毁,梁栋无踪,徒留惆张。
⑨ 然而,随着院落平舍被取缔、高楼大厦之崛起,人居的封闭式格局使燕子愈来愈面临无梁可依、无檐可遮、 无台可歇、无舍可入的尴尬。流传几千年的燕事,难道真要与人烟诀别了吗?那寻寻觅觅的徘徊、声声断断的哀 鸣、空空张张的彷徨,又能寄与谁呢?
1. 阅读全文,在第⑦段横线处填写一个能够概括上文内容的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4分)
2. 阅读第③段,说一说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燕子是鸟类家族中的夺^游牧民族”。
3. 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3分)
燕子不能像啄木鸟那样去发掘潜伏的昆虫的虫卵、幼虫和虫蛹,也不能像松鸡那样在冬季杂食浆果、种子 或改吃树叶。
4. 文章第⑧段引用了许多古诗句,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开篇介绍燕子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第③段“ □”处可以填人的关联词语依次是“无论”“哪怕”“也”。
C. 文章第③④段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D. 文章结尾“那寻寻觅觅的徘徊、声声断断的哀鸣、空空怅怅的彷徨,又能寄与谁呢”,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留给读者无限的思考。
仿写句子若我是一面湖那我将微笑的面对孩童向我投放的石子,他让我在平静中多了一首首涟漪多了一份韵味若 2020-05-13 …
9、关于我国的湖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海拔最低的湖在四川;B、海拔最高的湖在新疆;C、最大的淡 2020-05-16 …
接上:该题图片在这:对下图湖泊叙述正确的是(B)【该题答案为B】该湖是内流湖,在我国东部平原湖区常 2020-05-17 …
44年前,一名普通战士在即将爆炸的炸药包前纵身一跃,维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实现了自己的豪迈誓言:“ 2020-06-17 …
改病句:洞庭湖风情将不复存在,这个名噪一时的淡水湖正以每年平方公里的速度消亡只出病因,并改正语病 2020-07-01 …
当湖泊结冰时,有一只球浮在湖面上,将球取出后留下了一个球形凹洞,深8cm,洞口直径24cm,求球的 2020-07-04 …
57.他不惧怕新思想,也不惧怕将来.(nor+invertedform)58.他是一个作家,也是评 2020-07-17 …
下列关于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A.鄱阳湖位于东部平原湖区,比青海湖还要大B.巢湖位于安徽省,是我国最大 2020-11-12 …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过去有人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直到今天 2020-11-25 …
求一故事:大致内容一个士兵在和将军一起看戏时不小心把痰吐到了将军身上,然后一直很害怕而将军并不知情 2020-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