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赏析《赞美》首尾二段,认真领悟诗段的意境,启动发散思维,作出正确判断赞美(首尾二段)穆旦走不尽的山峦的起伏,河流和草原,
请赏析《赞美》首尾二段,认真领悟诗段的意境,启动发散思维,作出正确判断
赞美(首尾二段)
穆 旦
走不尽的山峦的起伏,河流和草原,
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
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
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
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
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
它们静静地和我拥抱:
说不尽的故事是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
是爱情,是在天空飞翔的鹰群,
是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
当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在遥远的天际爬行;
我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
我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骡子车,
我要以槽子船,漫山的野花,阴雨的天气,
我要以一切拥抱你,你,
我到处看见的人民啊,
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一样的是这悠久的年代的风,
一样的是从这倾圮的屋檐下散开的
无尽的呻吟和寒冷,
它歌唱在一片枯槁的树顶上,
它吹过了荒芜的沼泽,芦苇和虫鸣,
一样的是这飞过的乌鸦的声音。
当我走过,站在路上踟蹰,
我踟蹰着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
仍在这广大的山河中等待,
等待着,我们无言的痛苦是太多了,
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1941年12月
1.对《赞美》(节选)中诗句与词语的解读, 不确切 的一项是
[ ]
A.“走不尽的山峦……河流和草原”——这是对祖国自然景观的赞美。“走不尽”极写祖国地域之辽阔,物华天宝。
B.“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这是在正面赞美中国人民的和平安定的生活;“鸡鸣和狗吠”——这是以动衬静,更显出土地的宁静与丰饶。
C.“接连在……亚洲的土地上”——诗句明确指出祖国疆土的位置;隐含着对日寇的谴责:同在亚洲,日寇却欺凌近邻!
D.“仍在这广大的山河中等待/等待着……”——诗篇一连用两个“等待”,但它不是消极的,而是蓄势待发,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2.下面对《赞美》的赏析, 不恰当 的一项是
[ ]
A.《赞美》写于1941年,即抗日战争中期。诗人所赞美的,是“地火在运行”,大有喷薄欲出之势。
B.《赞美》开篇即歌颂了祖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但诗人只着眼于自然风光的描绘,却不写人杰地灵。
C.诗开篇从“祖国”和“我”两个角度写身心的拥抱与情感的交融;结尾则响亮地揭示出:痛苦太多太多,反而滋养了我们的民族——她,“已经起来”!
D.诗篇选用词语都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虽多次说到“歌唱”,但其情调一直是低沉的,诸如:“干燥的风”,“低压的暗云”,“忧郁的森林”,“干枯的眼睛”……
提示:
1.本项解读不准——“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诗句说的是人口众多。它既非正面赞美“中国人民的和平安定的生活”,也非“显出土地的……丰饶”。 2.本项评价有悖于原诗——诗中并无“地火在运行”的意境。
SSL支持()加密,加密使用的位数越多,破译和找出原始位就困难。 2020-05-31 …
六年级一班人数比二班人数多十人如果从2班调走2人后两个班人数的比是6比5一班和二班原来各有多少人 2020-06-10 …
根据人体内尿的形成和排出原理,回答下列问题:(1)尿的形成主要与肾小球的作用和肾小管的作用有关.血 2020-06-22 …
四一班和四二班原来图书角的书一样多,后来,两个班都增加一些,使得四一班的图书增加到四倍,四二班的书 2020-06-25 …
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下表列出某次实验测得的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组成(体积分数),请你做出比较后解释组 2020-07-09 …
一班和二班原有书一样多,一班又买书126本,二班借给别人234本,这时一班的书是二班的3倍,一班和 2020-07-18 …
一班和二班共有学生92人,从一班调3人到二班后,两班人数相等,一班和二班原来各有多少人? 2020-07-18 …
一班和二班共有102人,从一班调三人到二班,一班还比二班多2人,一班和二班原来各有多少人? 2020-07-18 …
excel统计人名,如王一芳,李二杰,张一泉,吴二莲这四位,我怎样用公式统计“一”或“二”出现的次数 2020-12-06 …
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氧化碳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B.二氧化碳在高温下能和 2021-0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