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13分)游凌云图记刘大櫆①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非山水之能娱人,而知者仁者之心常有以寓乎此也。②南方固山水之奥区,而巴蜀峨眉尤为怪伟奇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13分)
游凌云图记
刘大櫆
①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非山水之能娱人,而知者仁者之心常有以寓乎此也。
②南方固山水之奥区,而巴蜀峨眉尤为怪伟奇绝,昔苏子瞻浮云轩冕①,而愿得出守汉嘉,以为凌云之游②。古之杰魁之士,其纵恣徜徉而不可羁縻以事者,类如此欤!
③吾友卢君抱孙以进士令蜀之洪雅,地小而僻,政简而明,民安其俗,从容就理。于是携童幼,挈壶觞,逶迤而来,攀援以登,坐于崇岗积石之间,超然远瞩,邈然澄思,飘飘乎遗世之怀,浩浩乎如在三古之上。于时极乐。既归里闲居,延请工画事者,画《卢公载酒游凌云》也。古今人不相及矣;昔之人所尝有事者,今人未必能追步之也。乃子瞻之有志焉而未毕者,至卢君而遂能见之行事,则夫卢君之施泽于民,其亦有类于古人之为之邪?于是为之记。
[注释]①轩冕: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借指官位爵禄。②汉嘉,蜀地名。凌云山,蜀中名山之一。
1.作者刘大櫆和方苞、姚鼐等都是清朝“_____________”(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1分)
2.文中与“卢君之施泽于民”相照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3分)
A.知者仁者的快乐,都得之于山水并寄寓在对山水的观览中。
B.作者认为理想中的士大夫应该既施泽于民,又寄情于山水。
C.苏轼作为“古之杰魁之士”,只能做到钟情山水而轻于轩冕。
D.卢抱孙政务之余曾畅游凌云,其友刘大櫆写此文专记其事。
4.从语言运用角度,赏析画线的句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说子瞻“有志焉而未毕”,其中“志”指什么?请根据你对苏轼的了解,对这句话作简要评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是一种运算符号且1!=1=2*1=3*2*1=4*3*2*1...,则100/98等于?在某地区 2020-05-13 …
英语翻译“帽峰山”的英文拼写.句子翻译:1.帽峰山在广州市北部60公里处(也就是从市中心往北开往6 2020-05-14 …
敷山记求翻译《敷山记》,全文如下:昔予尝读晋人《绝交书》、《誓墓文》,心诚怪之。以为诸公酣咏山林, 2020-06-15 …
1.离山脚高度30m处向上铺台阶升高1m.(1)求离山脚高度hm与台阶数n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 2020-07-19 …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乐海水长流.3、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 2020-11-15 …
下列诗句与“实践出真知”哲理相同的是A.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路遥知马 2020-11-21 …
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 2020-11-21 …
帮我仿写句子!朋友如海,宽容作州,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宽容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朋友交心 2020-11-25 …
..半小时内..1.一条山路,从山下到山顶,走了1小时还差1km,从山顶到山下,用50分钟可以走完. 2020-12-09 …
1.一条山路,从山下到山顶,走了1小时还差1千米,从山顶到山下,用50分钟可以走完.已知下山速度是上 2020-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