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作过认真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题目详情
| 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作过认真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
| ——孟轲《孟子·告子上》 |
| 材料二 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性伪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
| ——荀况《荀子·性恶》 |
| 材料三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
| ——王守仁《传习录》 |
| 材料四 法国《回声报》副主编伊兹拉莱维奇所著《当中国改变世界的时候》出版后引起很大反响。书中提到:19世纪英国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给世界带来的却是殖民战争;20世纪的日本也给世界造成了灾难;现在,美国的一些做法人们也有目共睹。根据这样的逻辑,中国的发展会不会把忧患带给世界呢? |
| (1)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荀子与孟子的人性观及政治主张不同点,两人政治主张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王守仁认为应怎样加强道德修养?这种修养方法对中华民族性格形成产生什么积极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三对材料四的疑问给出一个文化传统层面的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儒家有一句名言:“父母在,不远游”,这个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但这个观念却在现代社会中,经常与时代潮流发生冲突,那么,你如何看待和评价这一观念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异:孟子;人性善;荀子:人性恶;孟子要实行仁政扩充人的善性,荀子强调用礼乐法度来规范人的行为。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2)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它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
看了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作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虽不聪慧,但很勤奋,有非凡成就的人有哪些?并简单说一个故事 2020-05-17 …
这段话什么意思?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 2020-06-22 …
恬不为惊的恬之意思人有鱼池,苦群鷧窃啄食之,乃束草为人:披蓑、戴笠、持竿,植之池中以慑之.群鷧初回 2020-06-26 …
学贵质疑学贵质疑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且“问”.“问”从何来?从 2020-07-06 …
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下题。学贵质疑黄菊①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 2020-07-16 …
阅读《学贵质疑》,完成1~6小题。学贵质疑黄菊①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 2020-11-04 …
学贵质疑黄菊①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且“问”。“问”从何而来? 2020-11-04 …
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达到1%时就对人有害,达到10%时能使人不醒人事,甚至死亡.一些久未开启的菜窖 2020-12-03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8分)学贵有疑①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 2020-12-18 …
“触电”是流过人体的电流达到一定程度引起的伤害事故“触电”是流过人体的电流达到一定程度引起的伤害事故 2020-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