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作过认真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题目详情
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作过认真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轲《孟子·告子上》
材料二 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性伪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荀况《荀子·性恶》
材料三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守仁《传习录》
材料四 法国《回声报》副主编伊兹拉莱维奇所著《当中国改变世界的时候》出版后引起很大反响。书中提到:19世纪英国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给世界带来的却是殖民战争;20世纪的日本也给世界造成了灾难;现在,美国的一些做法人们也有目共睹。根据这样的逻辑,中国的发展会不会把忧患带给世界呢?
(1)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荀子与孟子的人性观及政治主张不同点,两人政治主张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王守仁认为应怎样加强道德修养?这种修养方法对中华民族性格形成产生什么积极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三对材料四的疑问给出一个文化传统层面的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儒家有一句名言:“父母在,不远游”,这个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但这个观念却在现代社会中,经常与时代潮流发生冲突,那么,你如何看待和评价这一观念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异:孟子;人性善;荀子:人性恶;孟子要实行仁政扩充人的善性,荀子强调用礼乐法度来规范人的行为。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2)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它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
看了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作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计算机网上阅卷的特殊性,对考生填涂和书写答题  2020-05-13 …

在一次考试中,要求考生做试卷中9个试题中的6个,并且要求前5个至少做3个,则考生答题的不同选法有.  2020-11-06 …

一次考试中,要求考生从试卷上的9个题目中选6个进行答题,要求至少包含前5个题目中的3个,则考生答题的  2020-11-06 …

12、一次考试中,要求考生从试卷上的9个题目中选6个进行答题,要求至少包含前5个题目中的3个,则考生  2020-11-22 …

某公司招聘员工采取两次考试(笔试)的方法:第一试考选择题,共10道题(均为四选一题型),每题10分,  2020-12-21 …

某公司招聘员工采取两次考试(笔试)的方法:第一试考选择题,共10道题(均为四选一题型),每题10分,  2020-12-21 …

某公司招聘员工采取两次考试(笔试)的方法:第一试考选择题,共10道题(均为四选一题型),每题10分,  2020-12-21 …

某公司招聘员工采取两次考试(笔试)的方法:第一试考选择题,共10道题(均为四选一题型),每题10分,  2020-12-21 …

(2009•顺德区模拟)老师在一次作业中,要求学生做试卷里10道考题中的6道,并且要求在后5题中不少  2021-01-09 …

下午期中考物理,比如说这种一列长200m火车匀速通过一座长2200m的大桥,共用了2min40s,则  2021-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