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8分)(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
题目详情
(8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 ① 与楚人期 ② 战于泓 ③ 之阳。楚人济 ④ 泓而来。有司 ⑤ 复曰:“请迨 ⑥ 其未毕济而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厄人,吾虽丧国之馀,寡人不忍行也。”既济 ⑦ ,未毕陈 ⑧ ,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鼓不成列。”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 ①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②期:约定时日。③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④济:过河。⑤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⑥迨:趁着。⑦既:尽,完了。⑧陈:通“阵”,这里是摆好战斗队列的意思。 小题1: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
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 小题3: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2分) 小题4: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答案:C 小题2:答案:请趁着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河的时候就攻打他们。 小题3:答案:此题为开放性题目,结合选文或全文内容作答,理由充分即可。 小题4:答案:宋襄公没有听取有司的正确意见,没有把握有利的战机。 |
小题1: 点评:本题不难,难解字已有解释。翻译文言句子,对于疑难字不理解的,可能先放下,先理解其它的字词,然后概括文章或句子大概的意思对疑难字进行推测。当然,有注释还是直接参看注释。 小题3: 试题分析:可一分为二的分析此问题,从鲁庄公前后的表现来分析,开始“鄙”于不知打仗的重要条件,后来“不鄙”于善于采纳意见。 点评:本题不难,这个问题在学习中老师有所分析,学生比较熟悉。此题拟题较好,让学生在阅读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没有限制学生的思维,便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小题4: 试题分析:两文中两个君主的做法不同,导致的结果就不一样,与鲁庄公相比,宋襄公失败的原因就不言而喻了。 点评:本题不难,两文所表达的思想非常明确。比较阅读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式,在比较中,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对文章简述问题方法的异同有清楚的认识,对写作也是有帮助的。 |
看了(8分)(甲)公与之乘。战于长...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以下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键分子内原子间的相互作用B化学键既可以存在于原子之间,也可以存在 2020-06-03 …
英语翻译天下之事无穷,造字之初,苟无假借一例,则逐事而为之字,而字有不可胜造之数,此必穷之数也,故 2020-06-1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里有丁一士者,矫捷多力,兼习技击、超距之术。两三丈之高,可翩然上 2020-06-24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油脂在酸的催化作用下可发生水解,工业上利用该反应生产肥皂B.在水溶液里,乙 2020-07-21 …
论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去正确的意思是什么?孔子在论“诗礼乐”的时候,曾说:“民可使由之不 2020-10-30 …
弥勒佛殿楹联:弥勒佛殿楹联:大肚能容,容世上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 2020-11-03 …
祁黄羊去私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 2020-11-03 …
《申报》的办报宗旨是“将天下可传之事,通播于天下”,关心社会生活,报道社会新闻。下列哪一事件不可能以 2020-11-03 …
下列“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B.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 2020-11-05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2020-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