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9分)所染《墨子》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9分)

所染

《墨子》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舜染于许由、伯阳,禹染于皋陶、伯益,汤染于伊尹、仲虺,武王染于太公、周公。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下,功名蔽天地。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称此四王者。

夏桀染于干辛、推哆,殷纣染于崇侯、恶来,厉王染于厉公长父、荣夷终,幽王染于傅公夷、蔡公毂。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 。举天下不义辱人,必称此四王者。

齐桓染于管仲、鲍叔,晋文染于舅犯、高偃,楚庄染于孙叔、沈尹,吴阖闾染于伍员、文义,越勾践染于范蠡、大夫种。此五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

范吉射染于长柳朔、王胜,中行寅染于藉秦、高强,吴夫差染于王孙雒、太宰嚭,智伯摇染于智国、张武,中山尚染于魏义、偃长,宋康染于唐鞅、佃不礼。此六君者所染不当,故国家残亡,身为刑戮,宗庙破灭,绝无后类,君臣离散,民人流亡。举天下之贪暴苛扰者,必称此六君也。

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行理性于染当。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逸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身逾辱。此六君者,非不重其国、爱其身也,以不知要故也。不知要者,所染不当也。

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则段干木、禽子、傅说之徒是也。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处官失其理矣,则子西、易牙、竖刀之徒是也。《诗》曰“必择所堪”,必谨所堪”者,此之谓也。

【注释】①:堪通湛,浸染之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染于苍则苍 苍:深青色

B.宗庙破灭,绝无后类 绝:全然

C.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 淳谨:敦厚谨慎

D.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 比周:结党营私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舜染于许由、伯阳 不求闻达于诸侯。

B.此五君者所染当 又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以其行理也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必谨所堪者,此之谓也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墨子以“必择所堪,必谨所堪”,结束全篇,言辞恳切。墨子悲天悯人,谆谆教诲,告诫要交友得当,国君要用人得当。

B.《所染》篇以染丝为喻,说明天子、诸侯、大夫必须正确选择自己的亲信和朋友,以取得良好的熏陶和积极的影响。

C.《所染》文气贯穿,前后的说理具有一致性。所举基本都是正反两例,将圣王和暴君,贤臣和好佞基本相对。

D.墨子将国君比作丝,将臣比作染料。有良臣辅佐则“染当”,“染当”则顺天理而行,顺天理而行则可“功名蔽天下”。

4.用“/”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逸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身逾辱

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 。举天下不义辱人,必称此四王者。(3分)

②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逸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 身逾辱。(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

2.C

3.B

4.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逸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身逾辱(3分,每处0.5分)

5.①这四位君王因为所受影响不当,结果身死国破,被天下人羞辱。列举天下不义可耻的人,必定要称这四王。(为、偿、举各1分)

②所以善于做国君的,在选用人才时费尽心思,而在办理公务上轻松安逸。不善于做国君的,劳神伤身,用尽心思,然而国家更危险,自己更受耻辱。(论、逸、逾、然各1分)


1.


分 析:
文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课内迁移法、成语迁移法,利用上下文来推敲词义。B项将“全然”代入句中,联系前后文“此六君者所染不当,故国家残亡,身为刑戮,宗庙破灭,绝无后类,君臣离散,民人流亡”,讲不通,所以错误。此处应为“断绝”, 是个动词。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分 析:
虚词的用法常常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一在句中的位置,位置不同其用法往往不同,二与前后词的词性有关,A.介词,被/介词,在……中;B.助词,与后面的动词“染”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名词,表处所或地方:C.连词,因为;D.助词,宾语前置标志/助词,定语后置标志。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分 析:
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此题的做法如下,先浏览选项,确定其在文中的位置,然后具体将选项与文中原句进行比较以发现问题。此类题目的误区有:事件张冠李戴、时间地点迁移、曲解实虚词等。此题B选项应为“天子、诸侯、大夫、士”,内容与原文不符。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分 析:
文言断句有其规律可循。一是句末语气词,比如“也、耶、乎……”;二是句首发语词,比如“若夫、至若、盖……”;三是名词或代词,一般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四是排偶的句式;五是顶真的修辞。先浏览选段,了解大意;然后先易后难。此处的两个“者”,还有并列结构都可作为依据。断后要通读。


考点: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第一句中的为、偿、举分别译为被、羞辱、列举;第二句中论、逸、逾、然分别译为选用、轻松安逸、不善于做国君的,劳神伤身,用尽心思,更、然而。


考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原文:子墨子吾见染丝者而汉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必”  2020-05-24 …

文言文翻译.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  2020-06-13 …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於苍则苍,染於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  2020-06-16 …

《墨子·所染》中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人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  2020-07-08 …

《墨子•所染》中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  2020-07-0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所染《墨子》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2020-07-16 …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4~16题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①)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  2020-11-10 …

《墨子·所染》中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  2020-11-25 …

墨子“染丝”理论是本质是什么?后世有哪些说法源于此?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  2020-12-0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9分)所染《墨子》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  2020-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