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送人归京师①陈与义②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 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小题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3分) 小题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自古闻子规而愁情,诗中子规啼叫,暗示了诗人伤感离乱之情,渲染了浓浓的愁意。 小题1: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
小题1:本题难度不大。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在高中课文中经常提及"子规"这个意象。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难》),"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踏莎行》),"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望帝啼鹃"(《窦娥冤》)。 小题1:杜甫此诗为写景抒情,前面的写景为后面的抒情服务,情由景生,景为情设,二者从理论上应是和谐统一的,故而前两联应与"孤""忧"相和谐。首联从写法上看是运用了对比,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可以看出这个对比只能理解为抒发诗人内心的悲怆。颔联,以想象奇特的"坼""浮"写出了洞庭湖水浩瀚无边的巨人形象,这壮阔雄浑不能理解为诗人由此就慷慨激昂、壮怀激烈,不能肤浅地理解为诗的感情基调就转为昂扬振作了,此处应是反衬的写法。孤老病弱之人在无边的天地间不停游荡,在浩瀚的江湖上接连漂泊,这宽阔宏伟更反衬出诗人的无尽悲怆和悲凉。 |
看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支队伍匀速前进.队伍长100m,通信兵从队尾赶到队首,传达指令后返回,当通信兵回到队尾时,队伍前 2020-06-05 …
美国大片(战争片)里士兵收到指挥官命令后回复的一个单词?我用拼音拼大致发音是:“ruaduler” 2020-06-22 …
质点位移和时间一个队伍匀速前进通讯兵从队尾赶到队前并立即返回当通讯兵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200米在这 2020-11-03 …
求一个描写二战中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西线的美军作战的电视剧中间穿插了老兵回忆,貌似是以这些老兵的作战历 2020-11-06 …
1945年5月9日,莫斯科红场阅兵式···1945年5月9日,苏联在莫斯科红场,隆重举行战胜德国法西 2020-11-07 …
一支队伍匀速前进,通讯兵从队尾赶到队前又立即返回,当通讯兵回到队尾时,一支队伍匀速前进,通讯兵匀速从 2020-11-08 …
2009年十月一日凌晨2点,参加我国建国60周年阅兵活动的各个部队方阵已经在东长安街集结完毕.阅兵副 2020-11-25 …
8006年十月一日凌晨8点,参加我国建国d0周年阅兵活动的各三部队方阵已经在东长安街集结完毕.阅兵副 2020-12-07 …
100m长的队伍沿笔直的道路匀速前进时,通讯兵从队尾赶到队前传达完命令立即返回.当通讯兵回到队尾时, 2020-12-12 …
一支长为150m的队伍匀速前进,通讯兵从队尾前进300m后赶到队前传达命令后立即返回,当通讯兵回到队 2020-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