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少年杨辉解的数学题在南宋度宗年间,古城钱塘(今杭州)有一位少年,聪明好学,尤其喜爱数学。但由于当时数学书籍很少,这个少年只能零碎地收集一些民间流传着的算题,并反复研究
题目详情
少年杨辉解的数学题
在南宋度宗年间,古城钱塘(今杭州)有一位少年,聪明好学,尤其喜爱数学。但由
于当时数学书籍很少,这个少年只能零碎地收集一些民间流传着的算题,并反复研究,从中增长知识。
一天,这个少年无意中听说100多里的郊外有位老秀才,不仅精通算学,而且还珍藏了许多《九章算术》、《孙子算经》等古代数学名著,非常高兴,急忙赶去。
老秀才问明来意后,望了望这位少年,不屑地说:“小子不去读圣书,要学什么算学?!”
但少年仍苦苦哀求,不肯走。老秀才无奈,于是说:“好吧,听着!‘直田积八百六十四步,只云阔不及长十二步,问长阔共几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长方形面积等于864平方步已知它的宽比长少12步;问长和宽的和是多少步?)你回去慢慢算吧,什么时候算出来,什么时候再来”。说完便往椅子上一靠,闭目养起神来,心里却暗暗发笑:“小子一定犯难了,这道题老朽才刚刚理出点头绪(此题的解法一般要用到二次方程),即使他懂得算学,那一年半载也是算不出来的。”
谁料,正当老秀才闭目思量时,少年说话了:“老先生,学生算出来了,长阔共60步。”“什么?!”老秀才一听,惊奇地从椅子上跳起来,一把夺过少年演算出来的草稿纸瞪大了眼睛看起来:“啊,这小子是从哪里学来的?居然用这么简单的方法就算出来了。妙哉!老朽不如。”老秀才转过脸来,对少年夸奖道:“神算,神算,怠慢了,请问高姓大名?”“学生杨辉,字谦光。”少年恭敬地回答。
后来的事,同学们都能想象出来了,在老秀才的指导下,杨辉通读了许多古典数学文献,数学知识得到全面、系统地发展。经过不懈的努力,杨辉终于成了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并享有数学“宋元第三杰”之誉。
谁知道杨辉是怎么解的?(我认为他肯定不是用一元二次方程)
在南宋度宗年间,古城钱塘(今杭州)有一位少年,聪明好学,尤其喜爱数学。但由
于当时数学书籍很少,这个少年只能零碎地收集一些民间流传着的算题,并反复研究,从中增长知识。
一天,这个少年无意中听说100多里的郊外有位老秀才,不仅精通算学,而且还珍藏了许多《九章算术》、《孙子算经》等古代数学名著,非常高兴,急忙赶去。
老秀才问明来意后,望了望这位少年,不屑地说:“小子不去读圣书,要学什么算学?!”
但少年仍苦苦哀求,不肯走。老秀才无奈,于是说:“好吧,听着!‘直田积八百六十四步,只云阔不及长十二步,问长阔共几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长方形面积等于864平方步已知它的宽比长少12步;问长和宽的和是多少步?)你回去慢慢算吧,什么时候算出来,什么时候再来”。说完便往椅子上一靠,闭目养起神来,心里却暗暗发笑:“小子一定犯难了,这道题老朽才刚刚理出点头绪(此题的解法一般要用到二次方程),即使他懂得算学,那一年半载也是算不出来的。”
谁料,正当老秀才闭目思量时,少年说话了:“老先生,学生算出来了,长阔共60步。”“什么?!”老秀才一听,惊奇地从椅子上跳起来,一把夺过少年演算出来的草稿纸瞪大了眼睛看起来:“啊,这小子是从哪里学来的?居然用这么简单的方法就算出来了。妙哉!老朽不如。”老秀才转过脸来,对少年夸奖道:“神算,神算,怠慢了,请问高姓大名?”“学生杨辉,字谦光。”少年恭敬地回答。
后来的事,同学们都能想象出来了,在老秀才的指导下,杨辉通读了许多古典数学文献,数学知识得到全面、系统地发展。经过不懈的努力,杨辉终于成了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并享有数学“宋元第三杰”之誉。
谁知道杨辉是怎么解的?(我认为他肯定不是用一元二次方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初中问题,设个二元方程
设:长X,宽Y (X>Y)
X*Y=864
X-Y=12
将X=12+Y代入X*Y=864
即12Y+Y^2=864
十字相乘(不做详解)解得Y=24,则X=36
设:长X,宽Y (X>Y)
X*Y=864
X-Y=12
将X=12+Y代入X*Y=864
即12Y+Y^2=864
十字相乘(不做详解)解得Y=24,则X=36
看了少年杨辉解的数学题在南宋度宗年...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宋先生夫妇有两个孩子宋文和宋武,宋文将在10年后上大学,宋武将在13年后上大学,学制均为4年,学费 2020-05-22 …
初一上学期解方程题(详细讲解)(快)1.若/X-2/=0则X=多少?若/X-2/=3则x=多少?2 2020-06-03 …
解中学数学题的高手进来有3题.给10分1.在公式s=Sa+Ut中,当t=3时,s=5.5;当t=5 2020-06-05 …
学校安排一批学生到图书馆借书.如果男生增加5分之1,人数将达52人,如果女生减少5分之1,人数是4 2020-06-27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水调歌头中秋米芾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① 2020-07-01 …
北宋时,官员陈靖主张“计丁分配田地,上田每丁授田百亩”,得到了太宗皇帝的欢心;南宋时的学者林勋写《本 2020-11-07 …
八个学生8道问题.(a)若每道题至少被5人解出,请说明可以找到两个学生,每道题至少被这两个学生中的一 2020-11-07 …
唐朝后期以来的藩镇割据现象是怎样被消除的?()A.后周世宗惩治贪官污吏B.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2020-11-13 …
从秦至清,关于我国蝗虫受灾的频率哪个正确?a.均为平均2.8年一次b.元代最少c宋代最少d从秦至清, 2020-11-22 …
请教余樟法同学几个关于儒学的问题我对儒学了解有限。从余樟法同学所发的几篇贴子来看,您对儒学应有所研究 2020-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