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36分)各国在交往中,往往会发生文化“误读”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18世纪,在西方的宫廷与贵胄家中,中国龙纹形象随处可见,那时候的中国龙是伟大、高

题目详情
(36分)各国在交往中,往往会发生文化“误读”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18世纪,在西方的宫廷与贵胄家中,中国龙纹形象随处可见,那时候的中国龙是伟大、高贵的象征。进入19世纪,西方人逐渐把“龙”翻译为“dragon”,在基督教文化中,“dragon”代表着暴力、邪恶。近年来,西方媒体借助龙形象来讽喻中国的方式越来越多,例如《经济学家》杂志中,提到中国的漫画中几乎都少不了“龙”——西方观念中的龙。
——据董玉洁《中国龙vs西方龙:文化的误读》整理
材料二  20世纪初期,国粹派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西方“立民主为政体,故利民之智”,中国“以专制为政体,故利民之愚”。他们还认为,“盖自秦以来,当世之谓孔学者,君学而已……无用者君学也,而非国学”。他们还认为传统“夷夏太防”的观念导致中国文明既不能自我光大,又不能吸收外来文化,衰败不可避免,进而主张“国粹者,助欧化而愈新”……发起了类似于西欧文艺复兴的“古学复兴”运动。
——据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
材料三  1970年代,来到中国的美国和西方环保主义者看到:商店的商品没有包装,买酒、酱油和醋要自带瓶子,连火柴都是散装的。于是在他们的笔下,中国成了世界和人类希望。
——据韩东屏《美国和西方的中国研究简介》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一中三个时期西方人眼中“中国龙”形象形成的原因。(12分)
(2)材料二中国粹派认为中国文化衰落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粹派为什么认为他们发起的古学复兴运动“类似于”西欧文艺复兴?(12分)
(3)材料三中,西方环保主义者到中国来的政治背景是什么?(6分)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认为当时的中国是否是“世界和人类的希望”?(6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17—18世纪:中国农耕文明发达。(3分)19世纪:中国成为西方列强侵略、掠夺的对象。(3分)近年来:中国威胁论;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提高;中国成为西方强有力的竞争者;中国努力维护世界和平,抵制了霸...
看了(36分)各国在交往中,往往会...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往由铁的氧化物组成的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该样品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而溶解.再往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  2020-05-17 …

中西传统文化中对于月圆的理解有所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圆往往象征团圆美满;但在西方文化中月圆则  2020-06-22 …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逐渐发展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宜居城市.读1  2020-06-22 …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哪些操作会导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  2020-07-26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白母传(明)徐渭白母者,山阴某里葛氏女也。年十六,归白公瑾。公素弱,母为  2020-11-05 …

读北京市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永定河与潮白河的大致流向为,由此可以判定北京地区的地势特点是.  2020-12-15 …

下列操作导致原溶液pH降低的是()A.往稀酸里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B.向水中加入少许氢氧化钠溶C.向稀  2020-12-19 …

苦与乐①读书中的“乐”确实不多,“苦”却常常存在。但是往往苦得越多,最后尝到的甜也就越多。学习中的苦  2020-12-22 …

(2007•青海)小青同学在阅读课本时看到:“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于是他和同学  2021-02-01 …

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H++OH-  2021-0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