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李贽在《李氏丛书·老子解下篇》中写道:“致一之理,庶人非下,侯王非高,在庶人可言贵,在侯王可言贱。”李贽在此表达的思想主要是A.个性解放,B.思想自由
题目详情
李贽在《李氏丛书·老子解下篇》中写道:“致一之理,庶人非下,侯王非高,在庶人可言贵,在侯王可言贱。”李贽在此表达的思想主要是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C |
|
看了李贽在《李氏丛书·老子解下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道,以吏为师。”这名话反映的是()A. 2020-07-02 …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松闻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达孙吴之机。”这里的“孔孟之道”指的是 2020-07-06 …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是因为[]A.董仲舒对儒家 2020-07-28 …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段言论反映的是A.道家的思想B.法家的思 2020-11-07 …
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 2020-11-13 …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体现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某一学派的思想与主张。这一学派是A 2020-11-13 …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B. 2021-01-06 …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徙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时期 2021-01-06 …
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A.儒 2021-01-06 …
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A.儒 2021-0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