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理解①门前三五步,是他的活动范围。他渴望着能到远一些的地方去。可是,他用板凳儿走路。②十岁的时候,一天,姐姐和她的同学要去春游。他倚在床上,瞪大

题目详情

阅读理解

  ①门前三五步,是他的活动范围。他渴望着能到远一些的地方去。可是,他用板凳儿走路。

  ②十岁的时候,一天,姐姐和她的同学要去春游。他倚在床上,瞪大了眼睛,叨念着:“姐姐,我也想去。”声音很低,姐姐却听见了。四目相视,他畏怯地躲开了姐姐的眼睛,低下头,像是做了什么错事,两只手在胸前绞呀扭呀。姐姐噙着泪,满足了他。这是他记忆中惟一的一次“远足”。

  ③看着人们骑着自行车去上班,看着人们飞跑着去追那将要启动的汽车,他的心,常常被那无可奈何的凄楚浸得发酸。偷偷地,他用力撑着板凳儿,想站起来,去跑、去跳,去追赶生活的节奏。但是,能力赶不上欲望的悲哀,每一次都那么深深地刺痛着他的心。

  ④修鞋的摊子摆在门口,他默默地守着它。垂着眼皮,悄悄地看着行人们的腿和脚。腿,脚,一双,又一双,健壮,有力。他多想也有这样的一双腿和脚呀!“哪怕只有一天,不,半天也够了。”他想。

  ⑤“师傅,给钉个后跟”“谢谢您了,师傅。”是啊,一开口,人家就叫“师傅”,“要是知道了我站不起来,还会这么叫吗?”这么想着,他用围裙把双腿盖得严严实实的。

  ⑥呼啦啦,一群青年围上来。是附近工厂的工人们。他认识他们。每天,他用那双呆滞的眼睛,迎他们来,送他们走。他紧张地抓住身边的板凳儿要是来寻开心的,他准备干一场。

  ⑦“喂,师傅,我们的鞋都钉后跟。要皮的。”为首的坐在他面前的马扎上。握住板凳儿的手松开了,他看见的是微笑。

  ⑧三个小时,他做了平时一天的活。收钱的时候,他额上冒汗,手禁不住微微发抖了。

  ⑨最后一只鞋修好,青年们一拥而上。所有家什,眨眼间搬进了屋里。“干什么?你们干什么?”他张大了眼睛。“没什么,师傅,您也该有个星期日了。上公园,怎么样?”哦,原来如此!他又垂下眼皮:“我是个残废。”“今天我们过团日。”答非所问。然而,他明白了。

  ⑩他“登”上了万春亭。天,地,万物,这世界可真大,真美!他觉得自己要飞起来了。

  今天他又坐在这儿了,深情地望着人们的腿和脚。他的活动范围,还是这门前的三五步。

1.下面的描写各表现了身有残疾的“他”的什么性格特点、精神品质?

(1)第⑤段的“‘要是知道了我站不起来,还会这么叫吗?’这么想着,他用围裙把双腿盖得严严实实的。”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2)第⑥段的“他紧张地抓住身边的板凳儿要是来寻开心的,他准备干一场。”表现了“他”________的性格特点。

(3)第⑧段的“三个小时,他做了平时一天的活。”表现了“他”________的性格特点和________的精神品质。

2.小说中两个画线的句子写的都是“他”看行人的腿和脚,为什么前面是“垂着眼皮”“悄悄地”看,后面是“深情地”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1)自卑

  (2)自尊

  (3)自强,吃苦耐劳

  2.前面是因为他自卑,后来经过团员的帮助,他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所以是“深情地”望。